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宠辱不惊皆因留有余

来源:作者:随云小绪时间:2017-07-27热度:0

一块被当做座右铭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名匾,一块被当做案板使用了一年又一年的黄杨木刻,一块被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生前欣题的匾额典范……

那就是姥姥家的《留余匾》,现存于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为中华名匾之一。康百万庄园和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并称为中国地主三大庄园,且康百万庄园是三大庄园之首。
“进入康百万,先看留余匾”。但是至今我还未去过,甚是遗憾。有此深刻的印象,皆是拜读了康乐舅舅所著的《母亲的祖宗十八代》一书,姥姥康春芳就是康家十八代6个子女中的长女。“留余匾”是康家的传家之宝,是康家祖先呕心沥血给子孙立下为人处世的座右铭,是康家老一辈、老老一辈们运用“留余”之祖训来启示年青一代如何做人、为事。

全匾共计174个字,除标题“留余”二字为篆书外,其余为字体流畅的行楷。其内容为: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该匾是同治年间进士牛瑄所题,做于1871年,已有100余年历史。是康家训示家中子弟的家训匾,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

民谚有云:“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从这些方面可以想见其富裕的程度。过去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世”,而康百万家族,从明代到现代有功名的人物有412位,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400多年。康百万为什么能够富十二代?一个封建旧地主,如果没有很好的传家理念,不会这样财富不断并且民怨极小。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康百万家族的辉煌?原因也许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与康家有这样一个家训分不开的,二个字——“留余”。

康家如此有钱,其祖先却留下遗训,一夫一妻,不许纳妾;康家注重教育,请最好的教书先生开设私塾,甚至连厕所内也放有书案,摆着笔墨纸砚,告诫子弟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康家不露富,不铺张,就像他们盖的宅院,虽然高大宽敞连成一片,但外表却很简朴厚实,并不金碧辉煌;他们富而讲理,不欺压百姓,一进康家大院便见到一口叶氏井,据说康家扩建住宅时买了叶家的地,但是叶家卖地不卖井,所以康家一直允许人家来打水,世世代代承认井是人家的,连名字都不改……这就是“留余”的家训。

“器满则盈、物极必反”,康氏家族对这种朴素的辩证法的认识,源于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也是几代创业者从成败中总结出来的处世准则。万事留有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能轻轻松松地做到,康家也不会将其作为家训,代代相传。这一家训不仅教育了一代一代的康氏后人,对于现代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心灵的指引。惟有这种包容心、忍让心、感恩心,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造福后人。因此在社会竞争激烈而残酷的今天,“留余”思想就显得尤为可贵。

“留余”,从四个方面要求自己的后人:一是要很好地应用自己的技能特长,不要穷尽其用,而应“不尽之巧”还给大自然,以求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和谐平衡;二是正确对待“俸禄”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工资”,不要把俸禄全部用尽,而应把花不完的“俸禄”还给朝廷和社会,报效国家,以尽臣民之忠;三是要正确对待自己赚到的钱财,把“不义之财”在适当的时候还给百姓;四是要正确对待子孙,不穷奢极欲,不要享尽荣华,这样就可以把福气祥和持久地留给子孙并延续下去。

现代的很多人,急功近利,唯恐不能“享福”,用各种不法手段过着奢华糜乱的生活,自以为是幸福,到头来不是一场空,就是被法律禁锢,不得翻身。

“留余”匾给我的启示是:你的欲望少一点,给自然、社会、别人和自己的子孙留一些,这样的活法就会使自己活得很轻松。康百万家族之所以能成“百万”家业、能使“富贵”长久,要领就是“留余”。其实人生的价值又何尝不是“留余”呢!

姥姥今年95的高龄了,一生勤俭朴素,非常低调,很少有人知道她竟是当年著名康氏家族后代,就连她的子女也知道的很少,至今她的名字还刻在康百万庄园的族谱上。康家这些辉煌留史的故事,如果不是康乐舅舅写出来,我们至今也不会知道,其实这就是家训“留余”的体现,低调、内敛,不张扬。   

好的家风、家训是一个家族历经岁月的沉淀,世世代代的相传,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良的风气,是一种让后代继承人立身于社会,让后代继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

“留余”思想博大精深,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涵;“留余”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开卷有益、耕读世家;“留余”是一个永远都讲不完的故事,指引着人们,把这个“昌家之道”、“富民之路”发扬光大,一代又一代……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