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在一个阶段,被过去的事所牵绊。伴随着记忆的闸门被打开,情感的洪流喷涌而出,势不可当。近些日子,我就被裹挟在这场洪流中,想起了我一个叫“康娟”的姐姐。
命运戏弄着母亲和我,我们稀里糊涂来到了晋城的晋普山煤矿,我们稀里糊涂迎接下一场灾难,唯一让我幸运的是我认识了“康娟”姐姐。“康娟”姐姐是我随着母亲来到晋城的晋普山煤矿的半年后加入到我们家里的。她是我继父的女儿,比我大三岁。可以说,她和我是同病相怜,都是经历了家庭众多苦难,我们都是从黄河最后一个大拐弯东岸边来到太行山东南隅的晋普山煤矿。
当我们从大杂院的一小间瓦房搬到稍微宽敞一点的砖窑,我想那眼砖窑应该是堆放冶炼后的铁锭的,因为我收拾窑洞时来看到几个大铁锭和散落在地面的钢渣。窑洞并不是我们家独享,昂贵的房租吓退了需要更大生活空间的我们,继父从窑洞的中间把窑洞隔开,只是我们这边稍大一些,另一边是父亲的一个工友住的。不过整个大杂院几乎全是像继父一样情况的工人家庭。窑洞前我们开辟了一片菜地,我们就种了些西红柿茄子之类的蔬菜。
我们在这样的“新居”迎来了“康娟”姐姐,命运让我们苦难的人生活在了一起。
“康娟”姐姐是特别勤劳的,继父接她过来并不是像我一样来读书,而是参加一项极其危险而且又特别繁重的工作捡煤,以补贴家用。我曾经怀疑“康娟”姐姐瘦小的肩膀能否承担这种重体力劳动,让她苦不堪言,我也曾经心里抱怨过继父,难道你忍心让自己的亲生女儿从事这样的体力劳动,这种矿上人普遍认为“下等人”才干的活。不过现在想想,那时继父也是迫不得已,一个收入微薄的挖煤工人,养活一个家庭是何其艰难啊!我也捡过煤、拾过炭,知道这种工作的巨大危险。好在当时没有具体的安全生产法,不然煤矿上也不让从事这种工作。可能煤矿考虑到像我们这些家庭生活的艰辛,才允许家属捡煤补贴家用。“康娟”姐姐是没有怨言的,也许苦难的遭遇给了她坚韧的性格,让她接受了几乎远比矿坑中采煤工人危险的多的工作。每天开始走几公里的山路,已经让人走的气喘吁吁,然后就是追赶这小火车翻斗奔跑,大家一拥而上争抢那机器洗煤漏网的那些煤块。对于“康娟”姐姐,那时她还是一个女孩,偶尔也要遭受那些单身矿工的戏谑,她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如何能捡到更多的煤卖更多的钱,这也许是我们在苦难中生长的孩子共同的特质吧。当然她做事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希望把一件事做的尽善尽美是她特有的性情。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它是最辛苦的一个,起早贪黑地工作,我私下认为她的辛苦超过了继父。
我想,继父是幸运的,“康娟”姐姐帮着他支撑起一个家庭的重负。我也是幸运的,只是利用假期或周末才从事这样的劳动,其余时间安心坐在教室里学习。有时静下心来想,我取得自己学业上的高峰,与“康娟”姐姐对我们家庭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康娟”姐姐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她性格开朗。在那个岁月,苦难一直伴随着我们,经常感叹生活的无情,总无缘无故把一个人或一群人推到绝望的边缘。正当我们安于现状,开始着手准备实现心中的理想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你猝不及防、束手无策,瞬间就面临大厦将倾不知自己前途在那里的处境。“康娟”姐姐和我一样,都是这种经历的亲历者,而我认为她能更加坦然接受。她从未露出自己的伤感,表现出惊人的淡定。我们一起生活的两年,看到的总是她的笑容,似乎所有的烦心事都是留给明天,继父有时无端对她的指责,我都认为是不合理的,而她却一生不吭,没有抱怨,一如既往从事自己手上的工作。她的这种大度表现的那样自然,甚至我多次怀疑继父的指责是没有缘由的,也许是他工作不顺造成的。
一次,继父和母亲回了老家,“康娟”姐姐和我还有程樊村的福成叔叔在一起生活了二十来天,那是大家最快乐的时光。我可以说第一次和“康娟”姐姐有了交流,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谈话。虽然大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沉默寡言的我似乎更想逃避这个社会,更想把自己置身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中,所以我和她说的话极少。当大人们离开的这段时间,“康娟”姐姐每天下午和早晨她给我们准备饭菜,当然我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就多了。我所谓的学习已经力不从心,开始讨厌整日学习的生活,总想在矿山给自己谋一份工作做,但年幼是我最大的障碍。一天晚上我们三人一起去煤矿的电影院看了电影《人生》,我似乎感觉到农村就是我的理想家园,才是我的精神家园。但“康娟”姐姐和福成叔叔一直劝我安心读书,他们说那才是我的出路所在。那些晚上,我们在一起说了很多话,谈论了许多黄河岸边的事情,讲了许多捡煤发生的事情,我被他们的欢乐所感染,至少我那一段时间是快乐的。我后来鼓足勇气努力攻读,与“康娟”姐姐“苦心婆口”劝说不无一定关系。
我们没有再长时间生活在一起是因为继父的去世。仅仅两年,她也回到她原来的村庄,而我来到她应该回到的村子里。虽然我们相隔不远,但我们没有再见面。只记得我在北辛初中(乡办中学)读书的时候她来看过我一次,给我带来两个烧饼,也至少让我少一天饿着肚子。至此以后因为我一心读书学习,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到现在也三十年了。
“康娟”姐姐,我真怀念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
还好,前几天我通过同学李向东知道了她一些情况。他说:“你姐好人,特别勤快,性格开朗,风风火火。家境不错,她有一儿子和一女儿,均结婚生子,儿子在运城空港开发局办公室工作。”
李向东说是村上人这样说的,的确与我认识的“康娟”姐姐没有任何改变,知道她和她家庭幸福的生活感到特别欣慰。随后我们通了电话知道她正在医院照顾自己的病重姑姑,还是一样的热心一样的孝心。昨天又和她儿子通过微信上聊了会天,了解他们更多的一些情况,足以宽慰我的心。
谢谢“康娟”姐姐,给我勤快做人的道理,给我乐观开朗生活的启迪!
2017年7月18日写于成都家中
2017年7月19日修改
上一篇: 一朵洁白的莲花
下一篇: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