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父亲

来源:作者:左晔时间:2017-07-19热度:0

                    父亲

  什么爱,厚重而深沉?是父爱!什么爱,细长而深远?是父爱!什么爱,如泉水如高山?依然是父爱!什么爱,如天空如大海?还是父爱!父爱,道不尽、说不明!

  父亲,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印象里,父亲很少笑,总是板着一副面孔,威严的让人惧怕。

7岁前,父亲在城市里工作,我和母亲生活在农村。那是父亲在家里的日子屈指可数,每年只有过年和秋收的时候,父亲会在家里住几天,平常只有家里有急事、大事的时候,父亲才会请假回家,处理完事情就有急匆匆赶回单位上班去了。那时,我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甚至有些陌生。记得父亲每次回家,我都是躲在母亲的身后,怯怯地、暗暗地打量他,也不叫父亲。母亲总会催促我叫父亲,我才不情愿地叫一声:“爸爸。”父亲听了,露出难见的笑脸,然后过来想要抱我在怀里,我却躲开了。父亲悻悻地,不知如何是好。每次都是母亲来救场。母亲拉着我站到父亲跟前,“来,我们看看爸爸,都从城里给我们带什么了?新衣服还是糖果?”爸爸忙不迭地打开他随身带的包,如数家珍地一件件往外拿出那些城里的稀罕物,漂亮的衣服、甜的掉牙的糖果、各色糕点、小人书……眼前花花绿绿的一堆新鲜玩意,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之前的生分、胆怯一股脑消失了,乐得一下就钻进了父亲的怀里,看看这个、尝尝哪个,幸福来得太快,还没等父亲反应过来,我已经抓起一把糖果一股烟跑出去到处炫耀了。“我爸爸回来了,他带了很多东西,你们快看!”身后传来父母的无奈“这孩子!”

  幸福的时刻总是很短暂。每次,短则三五天,常则八九天,父亲又要离家上班了。每次父亲走的那天,我和母亲都会在村口送父亲上车,每次班车都开走很久很久了,连踪影都看不到了,我和母亲还站在村口不愿离去,望着远方,有几次,母亲背过身,一个人偷偷抹眼泪,我问她,她却说没什么。现在想来,那时母亲一个人承受了太多、太多。

虽然那时父亲每次回家,起初我对父亲很生分,其实内心还是很渴望父亲回家的。父亲回家后,不仅带回很多新鲜玩意,也让平日冷清的家热闹了许多,虽然父亲少言寡语。那时的小小年纪的我,对父亲还是有一点怨恨的。因为父亲不在家的日子,我和母亲的日子有点清苦。父亲一走,家里所有的担子全都扔给了瘦弱的母亲,母亲一个人既要照顾年幼的我,还要家里门外、没日没夜地忙活,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常记得农忙时,母亲照顾不来的时候,常趁着我睡觉的时候,将我一个人锁在家里,一个人醒来在家磕了、碰了,没人知道,等她忙完回到家的时候,我早哭成了泪人,母亲看着,心疼得落泪,又没有办法,地里的农活还要干,日子还要过,后来干脆就带着我去地里干活,母亲在地里干活,在跟前找个稍微平整的阴凉地,让我自己玩,母亲一边干活,一边时不时过来照看一下我。有时妈妈累倒了、病倒了,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那时我就成了小大人,母亲教我做这做那,母女俩凑合着吃点东西,母亲实在撑不住了,才让我告诉爷爷奶奶,让他们帮忙,只要母亲自己能应付的,母亲很少开口。母亲是个强性子的人。这些她从没跟父亲说过。那时,我就想着父亲快回家,像村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父母都在身边,一起忙活,母亲生病就有人照顾了。

  这样聚少离多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七岁的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父亲不顾祖父母的反对和阻拦,顶着压力,毅然将我和母亲的户口农转非,将我和母亲从农村接到城市里和他一起生活。父亲要让我接受城市里的教育。

父亲的行为让祖父母不满,他们一次次地责问父亲:“户口转了,你不打算生儿子了?”“先让娃在城里上学,娃上学是大事!儿子以后政策允许了,能生了就生,不能生就不生了,女儿、儿子一样!”

  很感激父亲当时的坚持,他的坚持,让我和母亲开始了新的生活,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如果,当年父亲没有那么做,也许我就在农村某个犄角旮旯,面朝黄土、背朝天呢。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他认定的事,选定的路,任你别人怎么劝,怎么阻拦,父亲都不会放弃,只要他要做的事,再难再苦,他都咬咬牙坚持,一定把事情做成。而我身上同样有着父亲这样一股子劲,执着地坚持着、追逐着自己的人生。

  一直认为,父亲对我太过严厉,骨子里对他有一种敬畏。其实父亲也有他的另一面,只是大多数时候,他不愿意让我看到那一面。

  记得初二时,阑尾炎手术,父亲在医院陪护我,因为长时间的补液治疗,加上天气凉,血管有些疼,父亲就找个玻璃瓶装满热水,放在输液管上,缓解我的不适。看起来粗枝大叶的父亲,没想到还很细心呢。

  还有,初三有段时间,我晚自习结束后,住在离学校比较近的父亲的办公室。有次,天要降温,父亲让我走时多带点衣服。我就是不肯。父亲见拗不过我,就没再说什么。第二天,果然降温了,我懊悔不已。在我打开门的那一刻,父亲头发凌乱的拿着一件外套站在门口,我以为接下来,肯定是父亲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可是,父亲递给我外套,什么也没说,就默默离开了。要知道从家到父亲的单位,骑车要一个小时。我仿佛看到了父亲一大早顶着寒风,艰难地瞪着自行车赶了十几里路,就为了赶在我出门前,把衣服送到我手里。我为自己的任性而愧疚。

  这就是我的父亲,总是把他最好的给我。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