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诗歌

齐鲁风20130624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3-07-13热度:0

刊头照——济南长清灵岩胜境牌坊高山/摄
刊头题字——宋曙光(莱阳师范)

1——在莫斯科的日子
——追忆朱可夫
作者——宫志强


(一)
我们学习考察团一行8人,到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谈,主要在莫斯科农业土地研究所与俄方土地资源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交流。闲暇之时,在市区参观,红场的壮观自不待言,大街小巷商品货物琳琅满目,但引起我们注意和兴趣的是,在近郊处树立着朱可夫元帅的一尊雕像,底座上方有他的俄文简介,让人感到了俄罗斯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
(二)
朱可夫的履历令人敬佩不已。列兵、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西南军区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苏军二战前线总指挥,苏联元帅(位列第一)。他是从军队的最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踏上了苏军最高军阶。难怪他具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英雄气概,难怪他的戎马生涯丰富多彩、富有传奇、战功赫赫。
(三)
朱可夫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他17岁考上莫斯科军事学校的时候,母亲送他于乡间小路。
孩子,你记得小时候你领着孩子们与邻村孩子们打群架,互相打得头破血流,你回家来,是我一点一点地擦掉你脸上的血迹。你记得你领着同学们集体逃学,校长令你罚站,是我跑到学校给校长下跪磕头,才把你领回家。你记得……。
妈妈,我记得,我都记得,等我们打败了反动派,我回来接您到莫斯科去住。
孩子,我不去莫斯科,我住在乡下挺好,我就希望你常回家乡看看我。
我会的,我会的妈妈,朱可夫抚着母亲的双肩,这个钢铁汉子,流下了滚滚热泪。
朱可夫履行了他的诺言,二战最紧张的时候,他抽空回家乡看望了母亲,并亲手做了一道菜,主食土豆。二战结束后和平时期,他又抽空回家看望母亲,又亲手做了一道菜,主食土豆略加少许牛肉。
(四)
朱可夫富有浓厚的军人气质,他深邃的眸子,高挺的鼻梁,刚毅的下巴,宽阔的脸颊,敦实的身材,严肃的表情,让人望而生畏。
他当班长的时候,对他属下的12位士兵说,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我只有一个命令,今后打仗冲锋的时候,你们要紧跟着我,不准当孬种。后来的事实是,有11位士兵贯彻执行了朱可夫的命令,逐步都晋升到了中将、上将军阶。只有1人例外,他就是后来的苏军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因为每次冲锋陷阵时,他都冲在朱可夫的前面。
(五)
朱可夫对属下厚爱有加,但又以严厉果断著称。他往战场一站,立即能够敏锐感觉到敌我双方的优劣态势,立即能够洞察到战役发展的趋向,立即能够发现苏军将士是否保持了取胜的最重要因素—士气。他敢于撤掉那些消极怠慢或者鲁莽蛮干的指挥员,敢于根据战场瞬息万变的情势立即改动莫斯科总指挥部制定的必须执行的作战方案,他指挥的所有战役的结果只有两个字:胜利。
(六)
朱可夫最艰难的时刻,并不是他领兵打仗的时候,而是与斯大林的一次对话。
二战出现转机,德军节节败退,苏军攻克柏林指日可待。朱可夫的前线指挥所拟定了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斯大林的总参谋部也拟制了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两个方案相佐之处甚多。斯大林把朱可夫从前线紧急召回。
在斯大林办公室里。朱可夫同志,你必须执行总参谋部的方案。斯大林同志,我不能执行总部方案,我在前线对实际情况非常了解,请相信我,只有按照我们前线指挥所的方案才能拿下柏林,如果拿不下,你可以砍掉我的脑袋。斯大林凝视着朱可夫,好吧,你出去一会,我们再研究一下。
朱可夫走到大厅,从不吸烟的他,让卫士给他点上了一支雪茄,他深深吸了一口,来回踱步,忐忑不安,等待着。
两个小时以后,华西列夫斯基总参谋长从斯大林办公室出来。祝贺你朱可夫同志,斯大林同志和总参谋长的同志们经过仔细研究,还是采纳了你的方案。斯大林同志请你共进午餐。朱可夫说,请告诉斯大林同志,我不吃午饭了,我要立即回到前线去。
(七)
正义之师无敌手,大军压境气如虹。
朱可夫兴致勃勃回到前线后:
不用5天,即指挥完成了3个集团军群的定位集结。
不用3天,即指挥完成对德军钳形攻势的布阵。
不用2天,即指挥完成对柏林外围防御工事的扫清。
不用1天,即指挥完成对柏林城区的楔入。
不用4天,即指挥完成对柏林城内德国残部的歼灭。
当他背着双手领着部下漫步在柏林街头的时候,他并没有胜利者的喜悦兴奋之感,而是陷入了沉思,虽然苏军打败了德军,正义战争战胜了非正义战争,但这毕竟是残酷的战争,带给人类的是无尽灾难。
(八)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是被世人作为贬义词来使用的,但许多胜利后的军人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安度晚年。遗憾的是,朱可夫有意无意地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他的晚年,令人唏嘘不已。但是朱可夫的军事指挥韬略,可以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社会的各种管理和领导工作中,这是朱可夫在天之灵可以欣慰的!
2012年2月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2——凤凰林里的那座孤坟
作者——冯连伟

记忆中的故乡村西头有一块布满树木的坟地,被乡亲们称为凤凰林,凤凰林里有一座孤坟。
听娘说,这个地方之所以叫凤凰林,是因为传说有先人曾看到凤凰在此栖身;民间有谚语:“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因此,乡亲们对这里格外看重。
凤凰林里的孤坟之所以刻在我的脑海里,是因为小时候为生产队割草喂牛时,路过这个草木茂盛的地方,看到过那个大土堆。每次都会产生一种敬畏之感。
离开故乡几十年,那座孤坟刻在我脑海中的印记一直未减,而且随着岁月的延伸,这座孤坟给我留下的印象在我脑海里变得更加浓深,愈加清晰。
前两天我专门回去就这座曾经的孤坟与年过八旬的老娘作了一番探究,但终归未有得到完整的答案。从娘的回忆中我可以这样认定,这座坟墓里的主人是一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而且坟里面可能没有完整的尸骨,甚至可能没有尸骨只有烈士的遗物,而烈士的遗物可能只是一顶布满了弹眼的军帽;也可能不单单是为一个烈士而建的这样一座坟墓,但这座坟的诞生,绝对与一场战斗有关。
和娘谈完话,我冒着纷纷细雨,漫步在从村北到村南的小路上,确定了到娘所指的曾被乡亲们称为凤凰林的地方,试图寻找几十年前这里凤凰林的景象,试图再看到那座大大的孤坟以及坟前立起的墓碑。
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我站在路边上极力的眺望和探寻,却再也找不到几十年前的点滴踪迹,我所看到的是已经非常平坦的庄稼地里是一片金黄的稻田,饱满的稻穗以其金黄的外衣傲慢地昂首抬胸随风摇曳,不时有觅食的麻雀从稻田里饱餐一顿后唧唧喳喳地飞驰而去。
我的脑海里,却不时映出那座孤坟的景象。
我的故乡是一个位于沭河岸畔不足千人的小村,几十年前人口大约二三百人。沭河东岸即为临莒南县,往西60华里即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共产党的首府临沂城所在地。
1941年春,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由鲁中区转移到滨海区的莒南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省临时参议会等领导机关也随115师移驻莒南县。大店庄氏家族的开明地主主动让出了居住的堂号,供115师和山东的党政军机关使用。因此,当时以沭河为界,沭河以东就是八路军一一五师驻扎的解放区,而沭河以西就是国民党控制的敌占区。
我常常静思:解放战争时期,在我的家乡发生过战斗吗?
问娘,娘说确实发生过战斗。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娘是1946年嫁给我爹的,16岁的小丫头初为人妇,特别想娘。她有一次回我姥姥家,正好碰到了共产党的部队和国民党的部队在打仗,而她正好误闯进了战场,就是共产党的部队冒死把她救出来的。
那座孤坟里的烈士会是谁呢?他的家乡在哪里呢?他或他的战友一起被安放在了这里,他也一定想家,他的爹娘也一定牵挂他。
历经8年的抗日战争,3年的解放战争,沂蒙山区当时200万人口,60万人支前,20万人参军,6万烈士血洒热土。
上小学时,我曾和同学们一起到沭河东岸离家10华里的莒南县渊子崖去扫墓。据介绍,1941年的12月20日凌晨,1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突然包围了渊子崖村,刚烈的百姓面对强敌,毅然选择了血战,他们凭借围墙、土炮、大刀、石块,从清晨打到傍晚,共歼灭日军112人,147名村民和前来支援的几十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血洒渊子崖。
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烈士们当年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
凤凰林里的那座孤坟,不知埋的是一个烈士的遗骨,还是多少无名烈士的遗物呢?
纷纷的雨丝,让我咀嚼这如诗的岁月,解放战争结束60余年来,和平的岁月,当年烈士们舍命换来的已不只是“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梦想生活”,人们早已过上了先烈们想不到的幸福生活。
忘不掉,忘不掉凤凰林里的那座孤坟。
不能忘,永远也不能忘把热血和生命献给祖国解放事业的先烈们。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兰山分局)

3——王义寨笔记之一

回家过五一

作者——张万江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情结,我更是个恋家的人。每隔时间长了,不回家看看,也会在梦里回到家乡。今年五一,我决定携妻将子回家看看。
自从10几岁进县城读书,到后来在外地求学,回家乡古镇教书,在县城工作,长期居住县城,细数有30年的时间。30年里,我实在是离故乡渐行渐远。可是,幼时留下的关于故乡的印迹却如小时候玩过的红泥印版一样,尽管线条是粗糙的,但却是硬硬的、深深的刻在脑海里。
我的故乡王义寨是鲁北平原上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她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窄窄的街巷,低矮的土房。户连着户,房挨着房。维持大家生计的就是村前村后不算贫瘠的土地。还有村前横贯东西到村子两头相互连通的四个大湾。街道上、河岸边以及大湾的四周长满了高高低低的树木。村里人依靠这土地上生产的地瓜、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还有野菜,做成了粉条、窝头、菜团子、馒头、米饭和衣服被褥,尽管日子不富裕,也算是能够自给自足。童年的感觉想来要比现在网络时代的儿童欢乐指数高得多。不过,这都是儿时的记忆了。
让我最留恋、记忆最深刻、带给我欢乐最多的还是村前的大湾。村中央有一条小河,将村子分成东头西头。大湾里的水就是这小河源源不绝送来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想来,这大湾里的水就是天来之水。正是这天来之水,养育了大湾里的鱼虾、莲藕,也养育了我的童年。我在里面捉过鱼,踩过藕。春天到了,我们在湾边树下观景,慢慢的,小荷露出了尖尖角,钻出了莲花苞。蜻蜓飞来飞去,鱼儿嬉戏其间。夏天,荷叶田田,或伞一般举在半空中摇曳着,或毯一样铺在水面上舒展着。那或红或黄或紫的荷花也开的肥肥的在田田的荷叶间斗艳。贪玩的小伙伴齐刷刷的跳进水里,东游西漂,蛙泳、蝶泳、仰泳、潜水,偶尔也趁大人不注意摘几朵莲花,折几支荷叶。更有水性好、贪吃的小家伙,几猛子扎进水里,再上来,手里便拿着白嫩的莲藕放到嘴里咯吱咯吱的吃起来。在那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时代,这真真的是难得的美味佳肴。秋天,鱼儿肥了,莲蓬黑了,荷叶干了,莲藕大了,满眼都是收获的希望。摘莲蓬,挖莲藕,不少村民就在这半公开半隐蔽的状态里多多少少的弄一些到自己家里,给全家人改善一下生活。尽管少油无盐,缺醋没酱的,但是,那种清脆爽口的感觉,在今天再也难以找到。冬天,乐趣更不少,滑冰,打嘎,坐冰车,撬冰抓鱼,不亦说乎。
村前的这些大湾,不仅仅是儿童的乐园和宝库,更是村集体的摇钱树。我们村这么多年,就没有像样的集体项目,集体经济时代,除了收入不高的粉坊外,其它收入就靠这满湾的莲藕和鱼虾。生产队的庄稼也靠这满湾的黄河水灌溉滋润。到后来,村里修学校,挖沟清淤,村庄规划,街上、河岸、湾边的树木慢慢砍伐一空,大湾被承包给了个人。再后来,村中的小河被岸边的人慢慢填平,修上了房子院落,大湾的水道断了,大湾成了死水一潭。渐渐地,鱼虾没了,荷叶没了,有两个大湾竟成了天然垃圾场。大湾也慢慢的被村民一块块的填平,盖上了卧砖到顶的四合院。那时,我就想,是啊,人口增加了,没处盖房了,没处住了,填上就填上吧。
县城离家的距离并不远,汽车下了国道220,三拐两拐,经过几座村庄后,就看到了我的家乡。在村子中间,穿村而过的小河上架着一座桥,村里人都喊他“桥上”,这是村里人休闲纳凉的地方。车子刚到桥上,就看到有不少老者在那里乘凉。我赶忙驻足停车,下来一个个的打招呼。还是那么的热情,毕竟是乡里乡亲呀。正好,上任不久的支部书记也在场,他热情的说,这么久不回来,我带你看看村里有没有变化呀。我看天还早,又是不冷不热的,就把车子交给孩子,跟着支书绕村转了起来。
是啊,村子这几年在新支书的带领下,在县里派来的第一书记的帮扶下,确实发生了不少变化。村后盼望多年的泥泞路变成了水泥路面,绕村子四周的环村路已拉开框架,有的得到了硬化,有的路段铺成了砂石路。堵塞的沟渠几乎全部挖通,涉水路段全部架上了桥涵。村支书说,这几年,人口多了,土地又不增加,我们村不少村民都种上了高温黄瓜大棚,亩产收入可比过去种棒子麦子高多了。近些年,我们也在尝试种植别的高产作物。说话间,我们走到了两个新建大棚旁,他说:这是我村新上的两个大棚,里面是甜瓜,现在已经上市了。我饶有兴趣的走进了大棚,热腾腾的大棚里,有一对小夫妻正在里面摘瓜。经过了解,这两个大棚约有3亩地,能摘3万多斤瓜,每斤均价在3元左右。这一算,呵,一亩地超过了5万元呢。我试着夸了几句,村支书还冒出了一句,就是要用亩产论英雄。出了大棚,村支书指着远远近近的机井房说:县里正在这里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修桥、挖渠、打井、植树。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一座座机井房列队排开,煞是整齐美观。一座井房要占多少地,浇一亩地要多少钱呀。这一问,打开了支书的话匣子。唉,是啊,这些机井确实占了不少的地,浇地成本比也从大湾里提水大多了,可是没有办法呀。就说占地吧,你看看,咱村庄东头有的胡同一共不到10户,有3户现在整年空着,就是春节,那家里人也不回来。再往西说,有的胡同只剩下1-2户人家。咱们整个村子200多户人家,光空出来的宅子超过了20户。按一户4分地来说,就空闲着10多亩地。再就是,需要住房的建新不拆旧,一个劲的往四周扩散,浪费的面积加起来也不是个小数,怎么着也得10来亩。谈到这些,支书满脸上写着惋惜和无奈。我的情绪一下子低沉起来,是啊,大湾没有了,小河断了道,没了源泉。用村民的话说,村里的风水坏了。土地在减少,在浪费,我的童年哪里找,我的故乡向何方呀。让我欣慰、使我情绪高涨起来的是村里的规划。他说,前几天,县国土局负责土地综合整治的人来过,说要给我们申报个项目,大体算了一下,整理完后,至少要增加80亩耕地。说到这些,支书的情绪明显好转。他说,项目实施完,环村路能修好,沟渠能修好,村里的大湾也会修好,到时候,水源有了,再种上莲藕,我们村子的风水会再次好起来。
中午将近,侄子喊我回家吃饭,我就谢绝了支书的邀请,回到老家。二哥家大棚里种的是黄瓜,吃着鲜脆可口的绿色食品,我和他们聊起来。现在都在搞社区建设,老房子早晚要拆。搬进楼房,走向社区化是早晚的事。二哥说,我们也知道是早晚的事,他曾经和村里部分年轻人讨论过这些,也希望政府加大社区建设力度,早日搬进社区。这样可以节约更多的土地。我们村也可以走家庭农场的路子。
尽管聊天没有结论,但是,这次五一回家,我却深深感受到,节约用地,科学用地,已经深深走进了平常百姓家,节约集约用地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但愿我的老家在向新农村建设的路上走得更早更快。(济阳县国土资源局)

4——和谐国土梦
□孟然

和谐国土梦
是理想与信念的所在
保障发展我们义不容辞
保护资源我们严阵以待

和谐国土梦
是公平与正义的所在
“打非治违”我们不遗余力
依法行政我们责无旁贷

和谐国土梦
是气魄与力量的所在
用规划描绘出“中国梦”的蓝图
用服务支撑起民族复兴的期待

和谐国土梦
是文明和美丽的所在
节约集约谱出生态文明的篇章
科学发展抒写“美丽中国”的精彩

和谐国土梦
承载着民族希望
引领我们努力编织美好未来:
因为我们的努力
土地产权更加明晰
减少了利益纠纷维护了公平正义
因为我们的努力
大批工业项目、文化项目、民生项目
成功落地
成为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为我们的努力
塌陷地、废弃地和各种粗放用地
得到有效治理
沉睡的土地被唤醒
价值重又获得拓展和延续
因为我们的努力
违法行为得到遏制
耕保观念深入人心
土地执法不再是难题
因为我们的努力
保障性住房应保尽保
数以千万的低收入家庭
住上了自己的房子
因为我们的努力
“增减挂钩”项目遍地开花
泱泱中华
已分不清哪儿是城里哪儿是乡下
……
和谐国土梦
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重托
当13亿国人面带微笑迎接新的生活
当960万国土上处处洋溢着笑语欢歌
国土资源
已不再是高危行业
而是美丽中国桂冠上最耀眼的
明珠一颗
曲阜市国土资源局

5——书店情结
□卢忠胜

当年书店
就在最繁华的路段
与百货公司
倚角于十字路南面

那里留下了
我最多的节假日、星期天
现留存在记忆的港湾

无论离你多远
无论下去多少年
我的心
会一直与你相伴

相信你结识了
大多数像我那样的童年
难忘从前
课本、字典、连环画
曾那么强烈地吸引着一张稚嫩的脸
因为少钱
难免常有遗憾

一本新书
总会放在枕边
让怡人的清淡
化作梦中的香甜

我早已想好
如果哪天
书店走远
我就把它的缩影
移到窗前
天天与当年的窗格相见
还有那上万册的积攒
沾化县冯家镇人民政府

6——编者注:
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或者在将来的合订本内一定会发现,本周“齐鲁风”将会有三期。这是因为6.25土地日特刊的缘故。为了宣传需要,每年的土地日专题都要提前编印。今年这期正好介于周一与周三之间,因此会连续三期出版。特此说明,以备后查。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