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鲍岛的童年时代,去青岛大港火车站乘坐绿皮火车也是难以忘怀的。现在,青岛大港火车站停止使用了,绿皮火车在青岛也停开了。但是,那童年发生的故事却依然历历在目。
在六十年代,大港火车站没有现在那高大的围墙,而只是一道木制的围栏,下半部分为绿色,上面是白色。组成木栏的木板大约1米2高,顶部削成三角的、尖尖的。但这样的栅栏根本挡不住我们这些周围居住的孩子,记得在60年,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到郊区挖野菜,到秋收过后的地瓜地里去倒地瓜也是最时髦,最有收获的劳动。记得我们居住的吉林路25号大院有三十多户人家,几个小伙伴一商量。早上就跑到大港火车站,翻过栅栏,溜上绿皮火车去郊区挖野菜。那时列车上开始查票是从蓝村开始检查。由于我们都是在城阳,韩洼,南泉火车站下车,所以都不用买票。列车从大港到城阳也的两个多小时,,记得绿皮火车那燃煤烧水的锅炉,打了补丁板直的座椅,能够开启上下推拉的车窗,漆痕斑驳的行李架以及车厢顶部小电风扇,在我们普通大院的孩子看来,都是当时最先进的物品。抚摩着两个座位中间的桌沿、窗边、看到列车上设置了衣帽钩、水龙头、门把手、行李架、暖气片,都比乘坐运货的马笼车舒适的多。那时乘客比较少,偌大的车厢里显得空荡荡,三三两两的顾客并没有按照车票上座位号坐下,而是寻到合适位置方坐下。
“哐当,哐当……”,伴随着有节奏的铁轨撞击声,火车缓缓驶出了大港站。望向窗外,轻轻推开窗户,流动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窗外的景致尽收眼底,但都一一被列车甩在车后。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一下窗外的风景,就感到列车放慢了车速。喇叭传来带有磁性的女广播员的声音:“沙岭庄站到了。”四方站到了,沧口站到了,楼山站到了,女姑口车站到了,城阳车站到了,往后,韩洼、南泉、蓝村车站到了。几个小时过去了!
就这样,在时快时慢的速度中,火车十几分钟一站,十几公里一站,走的“慢慢吞吞”。车厢的旅客也是越来越多,那个熟悉的声音不时从车厢传来,由远及近:“让一让,让一让,啤酒、饮料、矿泉水、方便面……”。
我们掌握住一个规律,所有的客车在蓝村火车站以前都不查票,而是列车刚过蓝村就开始查票。包括列车长、列车值班员`
列车员、乘警等把车厢两头一堵,便开始检查,有许多没有车票的旅客被带到值班室,要求补票,没有钱买票的被驱逐下车。我们挖野菜坐火车的孩子一般在城阳上下车,所以没有遭受到那样的清查就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但是在下午满载而归回青岛的时候却要逃避大港火车站值勤人员的追逐。
大港火车站的值勤人员一般在列车到达大港站的时候,就在西边的栅栏旁边设立身穿警服的两个值勤人员,看到从绿皮火车下来的小商贩,农民和我们这些蹭车坐的孩子,捉住后要求补票,否则没收我们的劳动成果。我们掌握住这个规律,便在下车后便从东面沿着铁路向前走,大约走出一公里,到青海路有个桥洞的时候,沿着斜坡走到青海路。泰山路回家。
记得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我报名去潍县上山下乡,那天也是在大港火车站乘坐的绿皮火车。车站上红旗飞扬,人头攒动。许多妈妈和孩子在哭。我没有让爸爸妈妈送我,只是背着书包,抗着铺盖卷登上了列车,从大港火车站到潍坊,这绿皮火车咣当咣当跑了五个小时,下车后又乘坐马车走了一个小时才到我的第二故乡——圩河。
在知青插队农村的日日夜夜,我每年思念家乡回家探望都要乘坐这绿皮火车,离家的起点和回家的终点都是大港火车站。记得70年代的一个夏天,青岛的知识青年下乡上山运动动员已经发展到高潮,我的两个弟弟都延上老三届不能就业全部动员下乡的机遇,大弟就报名去了青州,三弟去了掖县。我那时已经在村里当民办教师,在利用放暑假的机会探家时候,看到父亲住院,母亲愁眉不展,家中因为两个弟弟下乡,给他们买铺盖,添衣服家里特别困难,就住了几天后悄悄地给妈妈留了个纸条离开了家,在大港火车站登上了去潍坊的绿皮火车。火车就要开了,我看到妈妈冲进了大港火车站的站台,她举着一个黄色书包,大声喊着我的名字,我打开车窗招手,在列车缓慢的移动中,我接过妈妈递上来的黄书包。列车加快了速度,我看到了妈妈在擦眼泪——
黄书包里装的是两斤青岛特产钙奶饼干,那时价格是5角1斤,2包,要凭粮票购买,这两斤饼干要花1元人民币,四两粮票,我捧着书包,在绿皮火车的咣当声中,眼睛里流下的也是眼泪。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青岛的绿皮火车换成了动车组,伴随着火车一次次地提速,青岛到潍坊只需要一个小时,青岛到北京的列车第一站就是潍坊,大港火车站没有列车在这里停靠了,那古老的办公楼,候车大厅都成了德国殖民者占领青岛的见证。但是,每当我走到这里,总会想到我童年时代那繁荣忙碌的大港火车站,还有承载我太多记忆的绿皮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