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香
来源:作者:秋石时间:2012-11-09热度:0次
从阴历数,八月算是秋天了,每到秋天都可以长长地舒口气了,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满眼的秋高气爽,丝丝凉意让人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小风一吹,神经一抖,实在是舒服,舒服中还有的就是小风送来的阵阵香气,先是淡淡的,招引你去寻找,渐渐变浓,直到眼前出现那棵树,这才明白秋天真的就在眼前。
树自然是桂树,不然不会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矮矮的一簇,枝条茂盛,上边缀满黄色的花朵,花朵不大,算是鹅黄,弱弱的好像禁不起风吹,香气却是不饶人的,放开着辐射,闻起来好像很浓,却也非常享受,一丁点不喜欢的成分都没有。
桂花没有一点骄人之处,不像梅菊那样有风格,也不像牡丹那样富贵,她只是一种普通的不起眼的花儿,没有娇柔,甚至很不起眼,如果没有花香,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她,即使渺小,还是那么招人喜欢,可能是因为桂花是成熟标志,或者是纯香的标志。
桂花一旦飘香,大街小巷,总能闻到那种淡淡的香甜,是那种让人想猛吸一口的香甜。伸长脖子吸上一口,还是不过瘾,总要顺着香气去寻找源头。桂树老是躲在不起眼的位置,总要花费一些时间去找她,这种原本生于深山阔野的小树,就像隐士一样,生性淡泊,丝毫不在意自己所在的位置,生存力却极强,无论在哪里,都能开花结果。也不是孤傲自赏,更不是不合群,只是不会迎合所谓达官贵人的审美,所以才不会被重视,寻常百姓家里才能够见到。老家的庭院里就有过一棵桂树,每逢花开,全村闻香,小孩总喜欢围着树转,时不时还想偷采一朵,不过总不能得逞,总会被发现。桂花花期长,一入八月就能开花,过了中秋也不会花谢。在月圆之夜,在树旁摆上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些月饼瓜子,一家人围坐在那里,吃着喝着,抬头看看天上,明月照人,低头闻闻桂花,花香袭人。这样的美景自然很好,却也很少做过。我们总在奔波,总是没有心情去静下来,总是没有时间去享受触手可及的美境。其实一切都是借口,借口容易找到,容易让我们失去美好。
桂花不仅可闻,还可以吃。可以吃也许是多数花的共性,不过像桂花这样广泛用于吃的花并没有多少,民间流传的有桂花鸭、桂花糕等等,实在是太多了,数不胜数,我想之所以会广泛用桂花做料,也许是因为她的香,不仅正宗,而且好闻。这里实在想不出什么好词了,所以只能用好闻这个普通的词来形容。最诱人的依然是小时候吃的桂花糖,溜乡的小贩一到村口就开始喊“买桂花糖嘞——又香又甜的桂花糖嘞——”,无论声音多小,总能被孩子听见,听见之后就缠着要父母给买。买了之后就狼吞虎咽,那味道至今还留香舌尖。
当然,桂花也是传情物,自古吟咏桂花的诗句很多。李清照的那首“咏桂”词:“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丝,何事当年不见收。”李清照留给后世的诗词并不多,不到一百首,多是精品,特别是这首词。词中的桂花质朴无华,却也足可自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话说的多好。这和李清照淡泊自在,看破世俗名利的处境相合。梅之高傲,菊之高洁,那些都是假的,是文人的自我想象,还是这普通的桂花好呀,悄悄地盛开,又悄悄地凋谢,把那浓浓的香气留给你,不仅让你有嗅觉享受,还有味觉体验。只有看破红尘,淡然入世的人才会有如此境界。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名家赞过桂花,无论刘禹锡还是苏东坡,他们都不惜笔墨去描写桂花,“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这些文人喜欢的还是桂花的食。诚然,这也是桂花的伟大之处,默默地开,默默地谢,留下回味的香,让人觉得这花不简单。
也许,平凡、默默奉献,这样的品格才是我们需要的,比起那些用肉体炒作,用绯闻吸引眼球,甚至不惜重金搞形象工程以达流传后世的那些人,平凡人才是时代的需求。我喜欢桂花,因为她有不亢不卑的性格,有甘于默默奉献的境界。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