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诗歌

“一字”亦风流

来源:作者:王国良时间:2012-04-12热度:0

“一字”亦风流 
王国良

         陈沆,湖北黄冈浠水(蕲水)人,清嘉庆年间进士,状元及第。这个人貌不惊人,官不惊人,一生只官至蜀中道监察使,但是,却有两件事让人们晓得他, 记住了他。一件事是他进士科考,位登三甲,轰动一时。另一件让人们记住他的事是他写有一首很有意思的诗。
这首诗是这样的: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 江秋。”
这首诗妙在巧用了十个“一”字,就将一位老渔翁泛舟大江之上、悠然谐趣钓鱼的那种自然闲适的情趣尽显无遗。全诗仅有二十八个字,“一”字就占了十个字,这十个“一”字,看似简单的用字,却使短短的绝句显得内容繁复,人、情、貌、景,无一不包,无一不备,叫人击节赞赏。这十个“一”字,使得绝句有情节完备的记叙:一个白发的渔翁,摇着一叶独帆的扁舟,轻舟短棹,带着钓具和满怀的好心绪去钓鱼。老翁选择了与常人不同的时间、节令去钓鱼,这样的季节能够钓到鱼么?可是,老人不管钓得到还是钓不到鱼,他都无所谓,心情都很好,他俯仰皆笑。是什么原因让老人俯仰皆笑,这么怡然呢?揣测一下,大概是因为呀,老人他只为钓,不为鱼,他要享受的是钓鱼的过程,而不是获鱼的结果,他的乐趣全在垂钓之中,怡情更在垂钓之外。诗中时间(秋天的明月夜),地点(大江之上),人物(渔翁),事件(江中钓鱼)全有,要素完备,也全是十个“一”字的功劳。这十个“一”字还让绝句言简义丰,显得意蕴丰富:全诗巧用了十个“一”字,让简短的四句诗中,罗列了大量的物件,有白帆、木桅、木桨、扁舟、白发渔樵、钓具、长江、明月、秋景……,诗中丰富的蕴涵远远超出了一般诗歌的意蕴,是活生生的一幅生活全景图式的意境,读来叫人回味无穷。这十个“一’字,它还让诗歌的意境中色彩鲜明繁复,有画中添彩的功效,全角度、多色彩地展现了《秋江垂钓图》的风采:江水碧绿,白帆高挂,秋岸红叶遍野,树挂秋实似灯笼,稻浪摇金,菊花泛彩,皓首渔翁打棹其间,头顶一轮金月高悬,老人怡然垂钓江心……,这是一幅全景的秋意图画,叫人浮想联翩,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十个“一”字更加巧妙之处在于,它完美地展现了渔翁月夜垂钓时的恬然愉悦的心境,教读者似乎触目可见老人的心境:时令恰逢金秋,白发渔樵江渚上,闲适垂钓,摆橹也笑,打棹亦笑,垂钓不为钓,笑看秋月秋风,老人不仅笑对江月秋风,更笑江岸秋收,五谷丰登,遍野硕果,衣食无忧,钓不钓得着鱼无所谓,泛舟江上,笑看秋意,老人不笑都不行,诗歌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陈沆在诗中向读者展示了其时士民皆乐,百姓富足的现实,大清帝国实在是为民谋了福祉。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是古时桃源世界的至高追求,这种大同社会是儒家治世的理想,诗中白发老人一俯一仰皆在笑,正是太平盛世的体现,“笑”字是诗眼,读者透过诗眼,窥出了大同社会的繁盛和诗人对治世的由衷的褒扬。
这首诗,可谓是巧用“一”字,尽得风流。
其实,纵观中国历史,中国文人常常喜欢用“一”字诀,惜墨如金,却意蕴丰富,只用一字,亦是占尽了风流。
读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人都记得,《四十六回》中,孔明、周瑜商定破曹之策时,各在手掌中写了一个“火”字,就定下了“火攻”破敌的策略。三国中还写有孔明问张飞最怕什么的情节,张飞让军师猜他最怕什么,军师孔明将答案写在掌中,让张飞看,孔明掌中写的是一个“病”字,孔明的答案让什么都不怕,就怕得病的张飞看后对军师佩服得不得了。
山东曲埠孔府的墙上有一幅画,画的是一种叫做“贪”的兽,墙上面的“贪”画与“贪”字,是圣人在告诫后辈,人若“贪”心,则如禽兽。圣人悔人,何用多言?点石成金,顽石为开。
曾国藩教育子女很严,可谓是中国家教的楷模,他教育子女不喜欢多言多语,侃侃而谈,喜欢只送子女一个字,他分别送出了“勤”字、“俭”字、“谦”字、“忠”字,“武”字,字虽不多,子女们却易握精髓,受益匪浅。
当年,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十谈九不成,主席进退维谷,大主席十二岁的章士钊就塞给主席一个字:“走”。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毛主席毅然返回了延安,当机立断,既达到了揭露蒋氏王朝破坏和平的真面目,又保证了自己的安全,章士钊是一字点醒大慧人。
刘邦兵败彭城,退至荥阳与项羽鏖战,兵尽粮绝,回栎阳见萧何,萧何知道刘邦回临都的用意,见面时,不问来意,就同刘邦同时在左右手中写下一个字,一对,两人左手都是“粮”字,右手都是“卒”字,对上后,两人大笑。
华夏文史浩如烟海,却叫“一字”独领了风骚,风流于天下!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