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诗歌

齐鲁风20111205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1-12-31热度:0

刊头照——泰安梁山梁山寨忠义堂 高山/摄
刊头题字——张健文(广州禺山书社)

1——“二调”那年那些事
作者——董爱民

 2007年7月,我通过考试迈进了高青县国土系统的大门,被分配到田镇镇国土管理所工作。
 上班没几天就赶上了“二调”(第二次全国城镇地籍调查)。我所在的小组成员还包括省勘察院的李洪寿、李迪贵、赵蕊。白天,我们骑着租来的旧自行车,胸前挂着工作牌,车筐里装着各种调查资料,车后座则带着测量工具,马不停蹄地奔波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收集资料、填表签字、指界、测量、作界标。晚上则是把白天收集上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完善,星期天和节假日也难得休息。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感觉非常充实。我这个“门外汉”从中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学到了实践经验。其间,还发生几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情,听我慢慢道来。

三天的“新郎官”

 李迪贵是这次“二调”工作的技术部负责人,当年26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待工作特别认真投入,身上仿佛有一股永远使不完的劲,是省勘察院中最为年轻的业务骨干。
 他因常年奔波在外,几次推迟婚期,本定于国庆节结婚,不想又赶上这次“二调”,一切婚礼筹备都是未婚妻一人忙活。他感叹地说:“现在是忙得连结婚的空都没有了。”我们就打趣说:“李工,别操心,把对象接来,搞个‘二调’场上的婚礼,既浪漫又有趣,生个孩子就叫‘二调子’。”惹得在场的人一阵爆笑。
 11月26日,李迪贵忙里偷闲赶回济南,匆匆把婚结了。七天的婚假,他只在家呆了三天就赶了回来。因此,他被大家伙亲切的称为“三天的新郎官”。

友善的大黄狗

 入户搞调查,遇“铁将军”把门和被狗追咬的事时有发生,所以,我们每次叫门的时候不得不小心翼翼。
 有一次,我们在造纸厂东的一片居民区搞调查,只见一户大门紧闭,赵蕊凑上前去,透过大铁门上的门洞,看院中是否有人。
 忽然,一条长长的狗嘴巴子从门洞里伸出来,吓得赵蕊“妈”的一声,扭头就跑。门洞里长长的狗嘴巴子和赵蕊花容失色的表情组成了一幅幽默画。我们当时就被笑翻了,所有的疲惫被抛到九宵云外。这时一位老大娘听到动静开门出来,连声说:“闺女,不要跑,别怕,这狗不咬人”。
 进院后,果然,大黄狗只是围着我们撒欢,一副很友善的样子。办完事走出大门时,大黄狗还摇着尾巴把我们“送”出了好远。

风雪南赵村

 转眼家就到了冬天,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
 根据“二调”的要求,需要对调查区内的每栋建筑物标注界标,以确定界址线。我们每天带着工具,照着图纸对辖区中的3000多栋建筑物标注界标,喷涂、砸钢钉、埋灰桩,手脚冻得生疼。
 春节前的一天,我接到去济南参加省厅组织的“二调”知识培训的通知。本来是计划第二天到南赵村去标界标的,也不得不临时作了改变。
 赶到济南,安顿下来后,我站在宾馆的楼上望着窗外,天灰蒙蒙,不知何时飘起了雪花。晚上,看天气预报,得知高青也下了雪,心里想,这样的天气,李迪贵他们大概不会到南赵村去了吧。
 雪下了一整天,第三天,当我培训完赶回高青时,一问才知道,昨天两人在南赵村从早晨干到黄昏,南赵村一百多户宅基地标注界标工作完成了。几天后,我们又到南赵村集中填表,从村委赵主任口中了解到,为了赶进度,那天李迪贵、李洪寿一大早就赶到了南赵村,与村干部接好头,就下手干起活来。到了晌午,为了节省来回耽误在路上的时间,两人的中午饭是在村民赵大娘家里凑合的。他们吃着自带的干粮,喝着大娘给烧的开水,略作休息后,就又匆匆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村里群众感慨地说:“济南来的两位同志可真是好样的!大冷的天,在外面整整忙活了一天,别说是城里来的年轻人,就是农村娃也不一定吃了这个苦,受了这个罪。”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省勘察院和我们县局的齐心协力下,高青的“二调”工作搞得非常出色,被评为全市优秀示范点,全市的“二调”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省市的有关领导及其他区县的“二调”人员均到场观摩交流。“二调”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人都感到无比欣慰。
 岁月悠悠,物是人非,但“二调”那年那些事,却深深地烙在我记忆的深处,抹不掉、不褪色。
 (高青县国土资源局)

2——两本献血证
作者——王旭光

 多年来,在每一个生日的前夕,我都会收到一条来自血站的祝福短信,让我倍感温馨。今年的初秋,我更是收到了一则感恩短信:“您好!感谢您参加无偿献血!您捐献的血液经血站检测,完全合格,将用于临床。感谢您的爱心。”那一刻,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
 在我的抽屉里,有两本《无偿献血证》。上面记载了我无偿捐献2400毫升全血的详细信息,记载了我的岳父因病手术用血返还的信息,也记载了我第一次无偿捐献成分血-血小板的信息。在参加过的无偿捐献活动中,捐献血小板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获悉一个正常的健康人捐全血半年后方可再献,而捐献两个机采单位血小板不会受到多大影响并且一个月后即可再献的消息后,就萌生了捐献血小板的想法。
 捐献血小板要求非常严格,采集点只在中心血站设立,参加捐献的人需提前预约。2011年8月的一天,经过慎重考虑的我瞒着家人和同事,乘车来到了青岛市中心血站。
 献血大厅内,有不少自愿来参加无偿献血和捐献成分血的男女老少。填表登记、测量血压、抽血化验,这一系列检查检验合格后,就进入机采血小板的环节了。
 医护人员接到表格和献血证,便通知我蹬上塑料鞋套进入采集室。走到指定的机采床前。我半坐半躺下后,两个医护人员简单询问了一下,强调了有关注意事项后,便准备给我扎针了。
 捐献血小板不同于简单的无偿献血,它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血。经过机器中的离心机把血小板分离出来,血浆和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再回输到捐献者的身体。虽然我有过思想准备,但到了真正扎针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恐惧的。两名医护工作人员一左一右,几乎是在同时,分别向我的左右胳膊瞬间扎进粗粗的针头。一丝瞬间的微痛后,我的血液开始从体内沿着管道流向分离机。
 我静静地躺着,微闭上双眼,没有兴趣去看前面的电视画面,努力想着曾经的往事以此忘却内心的紧张感。看到血液从左胳膊流出,进入机器分离、收集,黄色的液体越聚越多,被滤过血小板后的血液缓缓地流入到我的右胳膊血管中……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不时询问我的感觉,我说除了轻微头晕和上嘴唇稍稍发麻外,其它没什么。她们说这是正常现象,并解释了有关原因,我感到轻松了一些。我本想捐献两个治疗量单位的血小板,医护人员观察到我的紧张后,便建议让我捐一个。经过近30分钟,一个治疗量单位的血小板人机采集工作终于顺利完成。医护人员告诉我,那些装在长方形塑料袋中米黄色的晶莹液体就是我捐献的血小板,看到那凝聚了我心血的血小板将用于临床治疗时,我心中涌起了一份无名的自豪和荣誉感。
 不清楚我捐献的血液和血小板救助了多少濒危的病人,也不清楚岳父的那次大手术中,2000多毫升的用血是多少名无偿献血者提供的,虽然一月后他还是离我们而去了。但我分明的感到,人间是如此美好,生命是如此珍贵,我们在奉献社会和他人的同时,也在无意中接受着他人给予的温暖。“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谢有我……” (平度市国土资源局)

 

3——走进大寨
作者——宋兆文

 在中国辽阔而古朴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村庄数以万计。而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却在20世纪中后期声名鹊起,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第一村,吸引人们蜂拥而至。为什么大寨让人们如此景仰和崇拜呢?因为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山村,这里有一段神奇的历史,这里出了一个传奇人物——陈永贵。
 享誉中外的大寨村人杰地灵,风景秀美,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来到大寨村,“自生更生,奋发图强”八个红色大字跃入眼中。在浓厚的乡土气息中,一排排像火车车厢的房屋井然有序,清一色的青砖红瓦,远远看去像长长的列车,这是按照陈永贵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目标盖成的“大寨楼”。
 1964年,毛泽东把大寨推到全国人们面前,从此大寨成为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陈永贵这个大寨人从一个劳动模范成为国家政要。他的官职越来越高。从担任大寨党支部书记,到后来同时兼任昔阳县县委书记、晋中市委书记、山西省委副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这在中国政坛上是罕见的。
 陈永贵做了大官却不脱农籍,不拿工资,这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他既是高官,又是农民,具有双重身份,成为历史上最有特色和最为传奇的人物之一。
 陈永贵同志的故事充满着艰辛、汗水和辛酸。他是矗立在虎头山顶的巨人,他的业绩曾使这片无声的净土发出震撼的声音,他是一位罕见的无私奉献者,为老百姓谋利益,为大寨积聚了永久的财富,他赢得了代代大寨人以及全中国人乃至世界人士的关注和尊敬。是他,改变了大寨贫穷落后的面貌;也是他,改变了大寨人的命运。历史忘不了陈永贵,人民忘不了陈永贵,大寨人更是永远忘不了陈永贵。(昌邑市国土资源局石埠分局)


4——青春无愧
——-我的国土资源职业编辑之路
作者——黄河清

 算起来,从1996年起到今天,自己做职业编辑已经是十五个年头了,或许还可以向前推算到在高中时代编辑的报纸《冬青报》,时间也许更长。可能是祖宗基因的影响,母亲祖上是清朝乾隆帝年间编辑《四库全书》编撰人之一任大椿,江苏兴化历史上的名人。
 我所有的青春时光都奉献在了编辑事业中,直到现在人到中年。从编辑政务信息开始,到平面纸介质的内刊、公开刊物,直到今天信息化时代编辑网络媒介国土资源门户及媒体网站,尽管是一个酷像裁缝一样的角色,但我还是做得津津有味。
 无论是纸介质或者电子媒体,做编辑工作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政务信息编辑比较风光,那种带着红头的简报、快报、内参、专报传递着政府或部门的信息。纸质公开刊物则完全不同,既有机械的、复制的技术与方法,也是一个可以表演的舞台,或者是知识经验不断积累后的一种厚积薄发的创造性的工作。
 做刊物的人视野有多开阔舞台就有多广大,做刊物就是做学问,同时也是做人。一本好的刊物就像是一个有着思想家的深邃睿智目光、哲学家的推断哲理逻辑视角,科学家的缜密思维、艺术家的审美品味与美学情操、文学家的浪漫情怀与优美文笔的奢侈品。编辑是一个复杂的无比辛苦的精神劳动,他们的价值是在作者价值体现后才得以体现,完全是幕后的英雄。“云想衣裳花想容”,好的编辑或者又可以比喻为高级化妆师或服装设计师,通过化妆和裁剪让模特在靓丽的T型台上表现与表演,而化妆师、美容师们通常是不出现的。我参与编辑的公开刊物《江苏国土资源》,连续多年被评为省优秀期刊、一级科技期刊,总算是对多年编辑工作的一种肯定和安慰。
 理性地说,编辑刊物的人又像生育能力十分强大的孕妇,隔一个周期就要怀一次孕,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打上了很强的个人印记。刊物是谁主编出来的刊物就像谁,就像他们生的孩子一样,可想而知从受精到形成胚胎到哺育生命,直到临盆生产,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更难的在于长年累月的重复着这样的过程,这种日子我是经历了许久。当然也可以享受到孕育生命的乐趣。尽管中文系毕业的人从事编辑工作是最合适的,但我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做公开刊物的编辑除了知识的储备以外,还要有坚韧的意志和强烈的责任心。要经受时间、精力、忍耐力的考验。每送走一期刊物也就意味着新的一期的来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停的改版、精巧的策划、图文穿插、色彩变化等形式来赢得读者的欢心,取决于对编辑工作的喜爱程度和钻研程度,找到了规律就找到了捷径。
 说是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白纸黑字堆积的是思想流派、意识精神,容不得半点马虎。古代的文字狱、中国文字的多意性、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多少让从事出版工作的人心有疑惑。民间流传的“宁可跌在屎上,不能跌在纸上”的传说,一直提醒自己在编辑工作中要小心谨慎,以致于深刻地影响着自己的性格。刊物是传播思想的载体,也是传递文明的平台,编辑工作除去表面的文字责任以外,还必须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我把自己的责任看得很重,甚至认识发表的文章可以影响别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的道路,就像鲁迅先生影响了包括巴金等一批文学爱好者一样,造就了他们的一生的幸福与不幸福,我自己的希望之火就是被别人点燃的,深深知道其中的道理。
 对于国土资源管理行业新政策、新经验、新技术、新成果、新观点、新发现需要通过组稿和约稿才能实现,作为编辑部的负责人每出一期后,把主题策划和约稿工作放在了第一位。主题策划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卖点,一期一主题,重点突出,主论辅论相得益彰,背景资料知识链接自然,就像一个感情丰富,内涵外表十分打动人的少女。
 在我的经历中采访中国物权法专家沈守愚教授的经历让我十分珍爱。2002年火炉南京盛夏酷暑,去采访沈教授时他已经是八十六岁的高龄了,去他南京农业大学的寓所不下五次,一次次交流,他为民请愿的强烈的平民心态让我十分敬佩。在他的家里我了解了沈老解放前求学的经历和他对物权问题的强烈的关注,对国家发展的一片赤子之情。采访后我写出了极其有份量的采访实录、编者按、作者生平、学术成果简介,配发了沈老健康仪态照片,一时间在国土资源系统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发表后国土资源部领导作了重要批示。
 评论是刊物的眼睛和灵魂,代表刊物的表现的主题和核心观点,是引导读者阅读的导语。评论关键在于观念鲜明、佐证有力、说理有据、文字简洁,带着很强烈的鼓动性,有一种气势渗透在字里行间,努力让读者认同你的观念观点,开启他们的阅读视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一滴水见阳光,在见微知著中说清事实和道理。土地文化副刊吸引了许多有情趣的国土资源人的目光。我在着力表述“国土人写生活,外面人写国土”两个侧面反映波澜壮阔的国土资源改革与发展的生动话题。用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阐述着爱国爱乡爱土的情怀,无论是散文、诗歌、小说都散发出泥土的芳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了时代的变迁和中国土地改革的重大命题。多年的职业编辑工作中我接触了修成国、吴文峰、秦锦丽、周伟苠等一批系统内的文学家和学者,他们的创作经历和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同,有的已经成为中国作协、地方作协的重要人物。我自己也创作了江苏风情的人文历史散文系列作品,光荣地成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和南京市作家协会的会员。
 从副刊的字体字号上努力在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让更多的人知道国土资源系统除了有一帮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人才外,也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追求的文化人。国土资源文化是以文化人,以人化文,与土地和资源有关的社会关系变化的总称,他是有形的更是精神的,既体现在文字上,更体现在人文精神方面,作为编辑我是国土资源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创造者,更是享受者。
 国土资源报纸和期刊是学术研究和资源文化的载体,离开了这样一种对刊物的认识就会陷入纯技术的陷阱,那些貌若高深的学术命题和图型、模板、数据等等之类学院文字,并不代表国土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全部,更不是一个正确的承载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单位和个人责任的办刊方向和态度。
 新媒体时代下,纸介质与网络媒介互动与发展已经成为现实。我有幸从纸介质的编辑成为了新时代网络媒介的编辑,从事一个省级国土资源专业网站的编审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长期的字、平面纸质媒介的编辑工作给我打十分坚实的基础,为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施展才华的平台。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5——楼窗下
(外一首)
□张勇

高楼下的窗口
打伞而过的那些影子
依然像单调的记忆

飘散成雨滴的
陪着古老的街车
会像歌声一样交给远方了

凝结在瞳孔的心绪
也不知该属于昨天
还是明天

熟悉的街角
当年华和我站成了一棵树
你却已不是树下人


古井情怀

像是一口孤单的井,
在记忆的深处。
我的心已沉寂千年。

还记得唐宋时的诗情,
从三月直到飘扬的雪,
也虚掩了思想,
又交织于岁月的额头。
“谁能再为我们来升火
取暖?”

月是灰暗的发白,
窸索的水面,
祈望是一种升腾,
像溢出了的理想,
再难收拢。

“到来世,
我们还会有这样的
放纵吗?”
声音如残雪。
是你的。

寒意在灯影中警醒,
然后慢慢地爬升。
而没有诠释的今夜里,
我是渴望另外的一种
覆盖。


故园

那一个不生疏的地方
便是我们的家

它没有天堂的华丽
但是它知道我们的欢笑
或许是简陋些
它却不会让我们遗忘

这满墙的藤蔓
代表着最初的辛劳
门前的海棠树
已长的和我一般高

还记得屋角的青苔
和阶前的花坛吗
那红的玫瑰绿的蔓草
还有厚重的木门
不随意的打开
梧桐也许更密了吧
还记得我们在它身畔的轻语
和着缠绵的琴声
迢遥的人影
但是现实已冲垮了回忆
像黄昏的幽叹

快乐更像零乱的粉尘
已湮没于满园杂草
残破的窗纱
无力再拂去迷离的蛛丝
那一个不生疏的地方
曾是我们的家

它没有天堂的华丽
但是它懂得我们的欢笑


沉寂以后

月色在一场雨后
就分割了夏天和秋
像风霜
也艰难褪成一片夜色

往事如水
心境如茶
已不堪回味、啜饮
而你的名字
早已沉入杯底

像恬淡的薄雾
映不出欢乐的背面

今夜
回忆是一种曲调
却悲凉如刀
 陵县工商局


6——雏菊(外二首)
□王玮

风露入新秋,寒蝉别翠楼。
百花容渐老,雏菊笑枝头。

冬夜

 瘦雨斜风透北墙,
 碧螺半盏夺书香。
 谁家夜奏胡茄曲,
 久坐窗前未觉凉。


黄鹤楼感怀

 鹦鹉洲前话古楼,
 楚天风雨卷千愁。
 梅花未解青莲意,
 尽咏崔诗惹白羞。

注:青莲,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此处暗喻“李白”(李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曾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当年李白游黄鹤楼看到崔颢的《黄鹤楼》,说:眼前有景道不的,崔颢题诗在上头。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