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在京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出席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4位国土资源作协代表陈国栋、高洪雷、陆德琮、徐峙,部分在京国土资源 作协全委会委员,以及来自国土资源部机关、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武警黄金部队、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等单位的30多位作家、文学爱好者参加了座谈。与会人员原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4位代表介绍了参会有关情况及学习体会,与会者围绕出精品、出力作、出人才以及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国土精神、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深入生活为国土人立传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本版摘登部分座谈发言,以飨读者。
努力迈向国土资源文学高峰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社长 陈国栋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总书记的讲话将文学艺术提升到与国家命运相连的高度,为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任务。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全体会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并落实到创作的实践中。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团体会员,现有会员1100名,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39名。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以反映火热的国土一线、弘扬国土资源时代精神、讲好国土人的故事为导向,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创作了一大批在国土资源系统和社会上有影响的文学影视作品,如《生死大营救》《大地作证》《生命在大地上闪光》《魂牵太行》《首席代表陈慧丽》《青山红土鉴忠诚》《大地情·中国梦》和电影《寻明胜》等。同时,在培养国土资源文学人才、向行业内外宣传国土资源文化方面发力,先后举办四次文学创作研讨班,每年选送作家到鲁迅文学院进修,实施签约作家制度,先后签约两批28名作家,实施重点文学创作扶持计划,先后为近20名作家出版作品提供支持,连续五年开展“书香国土·智慧人生”读书大赛活动,举办首届全国“国土杯”微电影剧本大赛和“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散文征文大赛。较好地履行了团结联络会员、培养文学创作人才、提高国土资源文艺作品水平、推广国土资源文化价值的职责。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展望未来,国土资源作协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和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职责定位,团结带领作协广大会员坚持文学创作的理想,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书写国土人的生活、情感、命运,表达他们的心情、心愿、心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努力迈向国土资源文学高峰,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无怨无悔书写时代的心灵史诗
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副局长 郭宝平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我有两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坚持文化自信。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无与伦比,为作家提供了不竭的创作资源。身为中国人,有志写作者,这是大幸。当然自信不等于自夸。自信也应该体现在敢于直面历史真实,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有气魄站在大历史的角度,以新视角重新审视历史,有能力、有信心描绘出新的、真实多彩的历史风景。
二是坚持艺术理想。一个人为什么写作?为了当作家,为了出书?为出书而写作,很难说有艺术理想。中国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小说《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和《红楼梦》的作者,哪一位是为了出书当作家而写作的?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文学应记录这个时代。作家是时代记录者。作家要有不辜负时代的情怀,把握时代脉搏,书写一个时代的心灵史诗,为此而投入艰辛劳作,无怨无悔。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艺术理想。
“好故事”源自生活,“好人物”来自人民
中国国土资源报社总编辑 赵 凡
我是学文学的,曾经教过世界文学,后来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徘徊在文学和新闻之间,不仅对二者的区别比别人更注意,而且对文学和新闻在本质上的共同处理解更深:比如它们都讲究文化自信、历史认知,都要求深入生活、贴近人民,都必须推陈出新、与时俱进,都需要坚守理想,修炼人格。正是这些相通的东西,让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时,生发出无限的感慨和共鸣。
第一,好故事,一定是最丰厚地表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自信不等于封闭,而是胸怀是眼光,是能够欣赏而不盲从。很多人都喜欢莎士比亚,因为他的剧情、人物、语言、场景如此色彩斑斓,成为人们了解16世纪英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但就在他的同时代,中国出了同样级别的戏剧大师汤显祖。去年和今年,我重新看了莎士比亚的舞台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昆曲《牡丹亭》。后者的唱腔、文辞、人物刻画和场景描述,极尽细腻之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400年前东西方的两位戏剧大师,讲了同样缠绵而炽烈的爱情故事,达到了同样的艺术高度,但他们的表达方式却如此不同,如此民族化,这不就应了鲁迅的那段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认为,这也就是今天我们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印记,我们为之自豪,因之自信,要承继之脉络,在时代中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民族复兴的梦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丰满的人物形象,一定来自生活、来自人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自己是落伍了,因为的确有些青春偶像剧、宫廷剧和武侠剧,自己看不下去。年龄段造成的审美代沟,当然是客观存在,但是,后来我发现,真正好的作品,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共鸣。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那个时代、我的上一个时代的长者和现在这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都在阅读,为什么?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一代青年在奋斗中的激情、对变化的渴望和在变化缝隙中所做的进与退、去与留的选择,在五味杂陈的追求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灵魂悸动。这些东西,是生活中,无论哪个时代都存在的真实。路遥并没有单单依靠重述自己的生活经历,虽然他的经历已经足够丰富,他按照人物去体验生活,在窑洞里写、在煤矿医院里写,一直写到心力交瘁。“写出了观照人民生活、命运、情感”的东西,表达了“人民的心愿、心情和心声”。
好的新闻作品,也是要写出能够显示文化自信的好故事,也是要挖掘活生生的人物,产出能够“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呼唤作家关注人类精神之海
国家海洋局新闻宣传处处长 李谋胜
中国自古幅员辽阔,因为地理环境的阻隔,造成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不够。近年来公众对海洋的认识逐渐提高,从海洋权益到蓝色经济,海洋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随着国家对海洋问题越来越多的认识,海洋问题也随之得到了更高的关注。由于海洋和人类的血缘关系,人类早已将海洋作为审美对象,纳入对自身和历史的思考之中。但目前,我们还较少有经典性的海洋文学作品。建议今后加强推动海洋文学的研究创作,呼唤作家们关注人类精神之海、人类生活命运轨迹,写出博大进取浪漫变幻的有力度、温度的人与社会的深刻变化,让海洋文学担当起应有的历史重任,反映国家海洋战略,唤起国民海洋意识。
讲好中华民族故事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局长 高洪雷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文化定位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把文化自信上升到了“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的高度,尤其是其中关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论述,为广大文学工作者提出了要求,敲响了警钟。我作为一名国土资源行业的代表,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
现在,的确有一种戏弄历史、虚化历史、炒作历史、淡化英雄,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主流化的倾向。有人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有人为李鸿章叫屈,说他是在为慈禧背黑锅;甚至有人质疑战斗英雄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和狼牙山五壮士。就连我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主流化、严肃化的描写,也被个别网友称为“跪着写作”。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
大凡历史研究者都清楚,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者,必先灭其文。就连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历史博物馆的门楣上都镌刻着这样一句话:只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纵观中外历史,任何一个强国的衰落,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仰缺失、文明衰落、文化枯萎、精神不振。一个不尊重本国历史、不崇尚民族英雄、不珍惜文化遗产的国家,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
长期以来,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民族史、边疆史的研究和创作,始终站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高度讲述中华民族故事。我的《另一半中国史》厘清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来龙去脉,纠正了许多历史读物中的错误,澄清了诸多的历史疑惑,出版后被译成维吾尔文、蒙古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等,入选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创新教材。《大写西域》讲述了西域48国的前世今生,说明西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国在黄河文明、东夷文明之外,还有一个由世界四大文明汇聚而成的西域文明,陆上丝绸之路仍有现实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是有历史文化支撑的。《中华民族的故事》则是一部献给广大青少年的书,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才能知道到哪里去,才能拥有民族自信心,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国家认同,才能牢固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我从事文学创作没有功利之心,每一部书都要写作5年以上,并经过多次的打磨与审修,而且从未开过作品研讨会。因此,我的每一部书都不是畅销书,最多算是常销书,但我从不后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作家“不当市场的奴隶”,我感同身受并乐此不疲。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赞颂”。今后,我将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永远以歌唱伟大祖国、礼赞民族英雄为荣,以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书写丝绸之路传奇为乐。我的下一部书,名叫《楼兰啊楼兰》。
国土文化为事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副社长 霍雅勤
中国文联十大和中国作协九大会议的召开,具有特殊的里程碑意义。全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及刘云山同志讲话要点,收获多,启发也多,有三点体会:
一是中华文化滋养了5000年中华文明,并使其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绚烂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与来源。
二是国土资源文化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天在座的各位来自部直属单位、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以及山东煤田局等行业单位,是国土资源文化这一条红线把大家联结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一个时期以来,资源管理呈现出从单门类资源管理向多门类资源的综合管理演变趋势。国土资源部的成立,意味着土地、地质矿产、海洋、测绘等工作的融合。国土资源作协通过国土资源文化创作,在生动讲述国土资源故事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国土资源领域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而且对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作为国土资源作协的一名新成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肩负起时代使命,养德修艺;作为人民之一,更应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实践,为作协、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奉献力量,守好舆论阵地。
坚定文化自信 书写国土精神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徐 峙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强调,击中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要害所在。我们的国民远渡重洋买回马桶,却发现上面刻着“中国制造”。
坚持文化自信,就是用我们民族文化中那些真正优秀的、核心的东西,证明我们存在的意义和理由。不要总是从别人身上寻找自我的影子,我们就是自己的原因与结果,召唤与回答。我们找回汉语的灵动、自由与美丽,用汉语叫出自己的世界。我们守住自己的钟面与世界共时,与历史共时。我们重返龙飞凤舞的第一推动力,重返《周易》的生生不息,庄子的鲲鹏与逍遥,曹雪芹的青春运动……
对于国土资源行业来说,坚守文化自信意味着正确认识我们事业的伟大并证明给世界看。“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亘古沉默的大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可以浓缩为一部国土资源史;人与大地的永恒感情,构成了民族文化中最厚重的部分。“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国土资源工作大显身手的时代,也是国土资源人大有可为的时代。从地质找矿到土地整治,从地灾防治到珠峰测量,从精准扶贫到海洋科考,国土资源工作上天、入地、下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作品,国土资源事业的丰功伟绩需要作家们去讴歌,去记录,因为历史的存照里不能没有国土资源的篇章。而那些在田间地头、在大漠戈壁、在高山峡谷默默奉献的国土资源人,他们内心的光荣与梦想,骄傲与孤独,也需要作家们去挖掘,去呈现,因为这是弥足珍贵的国土精神。
追随人民的脚步,用心去寻找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陆德琮
我曾多次走进乡村、山野乃至高原,去感受那里生活工作着的人们。这样的时间不管长短,我都切实觉得,到了比不到好。后来发现,体验那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走马观花与俯下身心,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和你想写虚构还是非虚构文学作品没有关系。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生活与作品的关系时所指出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人民历来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在这里,人民与时代、生活一起,构成一切文学艺术的创造之源。
实际上,国土文学反映的对象已经十分宽泛,如我开头所言,几乎就是城市到乡村甚或海洋,都应有我们的国土文学。于是,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对生活的把控就分成两个层面。一是对人民生活环境的认知,还有就是对人物本身的了解。两者都重要。但很显然,就文学的本质属性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深刻。如同鲁迅笔下的鲁镇、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莫言笔下的高密,终归是在说那里的人,终归是在塑造那里的一个个典型人物。生活的本真需要我们“追随人民的脚步”,用心去寻找。
文艺工作者要担当以文化人责任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厅 高爱梅
我是一名刚刚加入国土资源作协的新会员,认真通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深受鼓舞,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首先,通过讲话能够感受到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处在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创造出文化艺术精品的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历史使命,有责任把握住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其次,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文化创新、坚守艺术理想,既是催人奋进的号角,也是做好文艺工作的思想指南和前进法宝。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也是我国文艺工作不断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时代要求我们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造出更多高品质、高品位的作品;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担当起以文化人的责任。
战士文艺根在士兵、源在基层
武警黄金指挥部文化新闻工作站 王林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当代军事文化如何发展,在强军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提供正能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军队文艺工作者,感到很温暖,很振奋。
为兵服务永远在路上,这是军事文艺的天职。军队文艺工作者要像士兵冲锋一样,坚守前沿阵地,真情为兵抒写。作品只有和官兵心贴心,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今年,我们成立了一支由基层官兵组成的野战文化小分队,历时21天,上高原、进林海、闯大漠、走边关,写兵、演兵、唱兵,在部队中引起积极反响。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所写所演所唱的都是他们身边鲜活的人和事。
这些都启示我们,只有走进官兵中,走上演训场,作品才能有兵情有兵味,才能拥有温暖人、鼓舞人、感动人、启迪人的力量。战士文艺根在士兵、源在基层。只要我们俯下身子、潜心贴近,就能创作出接地气、有口碑的优秀作品。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