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2011年工作总结

来源:作者:徐峙时间:2012-01-04热度:0

  2011年,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在主席团的领导下,理清思路,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培养作家,积极开拓,扩大影响,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调整班子,加强了组织机构

为加强作协工作,2011年,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任命徐峙为作协专职副秘书长,负责作协日常业务,并为《大地文学》配备专职编辑一名,保证了作协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1015,召开了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四届三次主席团会议,选举陈国栋为作协新一任主席,并聘请常江担任作协名誉主席,为作协接下来的发展理顺了结构,明确了方向。同时,作协在国土资源报社正式挂牌,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作协的无家可归的问题。报社全新的平台,使作协的发展迎来全新的一页。

   二、办好刊物,夯实了作协阵地

2011年,《大地文学》正式改为双月刊,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人手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大地文学》全年保质保量按时出版了6期,刊登了130多位作家的百万字作品,挖掘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同时,通过努力,《大地文学》第一次进入了《小说选刊》目录概览,并在《小说选刊》的“佳作搜素”栏目中刊登了优秀作品介绍,扩大了影响。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在确保网站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加强了对编辑的管理和对稿件的把关,并对页面设置进行了调整,使入会审批程序更加合理,作协消息发布更加及时准确,规章制度查询更加快捷方便。

此外,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官方微博也正式开通运行,进一步利用新媒体的力量扩大作协的影响。

三、完善制度,明确了发展思路

今年以来,作协先后起草通过了《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四届理事会工作规划》,对未来几年作协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分会管理办法》使得作协省级分会的建设发展有了依据和方向;《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发展办法》明确、完善了会员入会的标准和程序;《国土资源作家创作研讨班方案》开拓了作家培养的视野和思路;《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驻会作家管理办法》为作协业务发展和作家培养提出了新路子;《大地文学理事会管理办法》为作协下一步的创收提供了参考依据;《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重大题材创作计划》为作协配合部中心工作、谋求更大发展提出了新的计划。一系列方案的出台,对作协的工作机制进行了规范,并为作协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四、开展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

为传播国土资源文学精神,推动国土资源文学发展,作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与广东省地质学会、广东省地质局、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组织了第一届"粤地杯"地学诗歌大赛,并举办了颁奖典礼和笔会,出版了参赛作品集《山语》;组织召开了陈廷一纪实文学《天地良心·万里在安徽》作品研讨会,何建明、万伯翱、李炳银、萧立军、徐怀谦、谢庆立等知名作家、评论家参加,成为作协“走出去”的一次有益尝试;在高密创建了文化共建基地,并组织了“大地采风·走进高密”活动,通过文化笔会、《大地文学》下乡等活动,扩大了作协和国土资源文学的影响;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电视专题片《李四光》;与海洋出版社签订合作协议,为国土资源作家作品出版提供了优惠条件。此外,还与《小说选刊》达成初步协议,于2012年联合举办首届国土资源题材短篇小说大赛;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国土资源局达成初步协议,于2012年举办首届国土资源作家创作研讨班;与煤矿作协达成协议,于2012年进行栏目互换;与贵州省作家协会达成初步协议,开展全方位合作。

 2011年,作协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及新浪网、搜狐网等媒体刊发消息10余次。《文艺报》以二分之一个版面专题介绍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有效地宣传了作协工作。

五、加强服务,壮大了会员队伍

2011年,协会成功推荐会员杨晓光、秦锦丽加入中国作协,并推荐徐峙、戴荣里参加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3月和10月,分别发展了两批会员,共106名,为协会补充了新鲜血液。目前,作协已经有在册会员779名,其中中国作协会员41名。11月,陈国栋、刘扬正、陈廷一代表作协参加了中国作协八代会。

为加强会员工作,作协在高密召开了“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高密恳谈会”,并利用各种机会召开片区会员座谈会;为加强与各省、行业作协的交流,派陈新民、徐峙参加《文艺报》特约联络员工作会,与各行业作协、省作协加强交流;老作家康平去世,作协派常江、刘扬正、徐峙前往慰问,赠送花圈及慰问金。

六、佳作频出,收获了一批重要作品

2011年,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尤其是一些中青年作家,显示出了良好的上升势头。作协推荐的会员刘宏伟的长篇小说《大青春》被列入中国作协2011年重点扶持项目;付秀莹的小说集《爱情到处流传》被列入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并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对外图书推广计划;高洪雷的历史散文《另一半中国史》引起了广泛关注,即将被中央电视台搬上荧幕;铁夫的长诗《金家坝》出版后获得《青年文学》诗歌奖,并由中国作协出面召开研讨会;会员王旭长篇小说《大赢家》获“榕树下第五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此外,还有叶世斌的诗集《存在与象征》、黄新燕的《地质公园口袋书》、陈武的诗歌评论集《想起》、胡礼忠的诗集《巴地荡千觞》、赵福海的小说集《天堂里的微笑》、马萌的小说《关中英雄传》、冯连伟的散文集《静水深流》、武国柱的报告文学《小秦岭找金人》等。此外,会员刘能英获得中国辞赋屈原奖三等奖;陈跃康等十余名会员获得“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奖”;会员马萌长篇小说《黄土地挽歌》获得“司马迁文化奖”。

结合部中心工作,作协参与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为祖国寻找宝藏》大型报告文学写作,目前已基本定稿;与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合作开展“大地采风·发现金钉子”活动,组织8名作家撰写金钉子报告文学;策划了长篇报告文学《生命的丰碑——韦寿增》的写作,组织会员马亮、陈国章进行创作,目前已进入采访写作阶段。

总而言之,过去的2011年,对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来说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筚路蓝缕、苦尽甘来的一年,更是秣马厉兵、重新起航的一年。作协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会员工作还很薄弱,会员信息和档案需要进一步健全;有全国影响的大型活动还不够多;各专业委员会的力量没有充分发动起来;许多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实;许多作家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2012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步解决。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