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地质文学现象”,贵州地质文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日前,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贵阳召开,60余名与会者就“贵州地质文学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据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长王蔚桦教授介绍,出自贵州地质部门的作家,不但人数和作品众多,而且佳作迭出,在贵州当代文学的三大群体中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由于这个群体的作家平均年龄不大,所以后劲难以估量,极有可能对贵州当代文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专题研究。
一群人的某种行为能冠之以“现象”,固然是该人群或该行为已具备相当的分量,而更重要的,则是该行为隐含了相当重要的某种信息,或在该人群身上体现了某些值得重视的内涵。那么,贵州地质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能成为“贵州地质文学现象”,则是体现了一个群体团结进取、勇于超越的精神。
贵州山水旅行社总经理、地质诗人陈跃康的一席话揭示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成因:一是省地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行政的大力支持;二是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三是李绍珊、袁浪等核心人物对地质系统文学爱好者的关怀和指导。
“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个人和一份刊物,就是《杜鹃花》和它的首任主编李绍珊。”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地质作家欧阳黔森说。的确如此,自1984年省地矿局创办大型文学刊物《杜鹃花》以来,在首任主编李绍珊的带领下,在编辑、作者的共同努力下,30多年来,《杜鹃花》共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在我省文艺界和全国地矿系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被誉为“贵州地质文学的摇篮”。这份刊物像一片文学的沃土,培育、滋养出一批又一批地质文学人才,他们的创作活动曾一次次引起社会强烈关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袁浪的传奇文学和电影创作曾独领风骚;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首届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学艺术创作评奖活动中,地质作家的作品一举夺得9个评奖类别中的6个一等奖,震动我省文艺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地质作家们在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后,创作越发深沉和凝重,李绍珊、袁浪、拓石、欧阳黔森、陈跃康、管利明、何毓敏、刘宝成、龚章河、冉正万、冯飞、刘龙材、李文炎等中坚力量,先后在电影、电视、小说、诗歌、散文、科普等领域创作出了一大批颇具影响的作品,出版作品100多部,夺取了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鸡奖”、贵州省文艺奖等几十个大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杜鹃花》起步,经《山花》、《新生界》,到《人民文学》、《当代》,最终至电影、电视的热播和文学专著的出版,贵州地质文学立足贵州高原、立足地质工作一步步奔向辉煌。
年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丰厚的生活土壤(地质作家们长期深入火热的生活和艰苦的基层)、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不断创新)、浓郁的文化氛围(连地质队炊事员都在写长篇小说)、无私的团队核心(领军人物的个人修为)最终成就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为进一步研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决定成立“地质文学专业委员会”。 李绍珊任会长,袁浪,陈跃康,何毓敏任副会长,陈跃康兼秘书长,冯飞,刘宝成,童洁任副秘书长。还特聘叶辛,常江,李含正,王蔚桦,欧阳黔森为荣誉会长。由此,贵州地质文学将从注重文学作品的原创进入注重文学作品学术研究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