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工程初见成果

来源:作者:胡殷红时间:2006-01-22热度:0

2006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工程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文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重点作品扶持工程在健康有序的发展中初见成果。
  2004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已出版的作品有王立纯的长篇小说《月亮上的篝火》。徐剑的《东方哈达》、王宏甲的《中国新教育风暴》、孙晶岩的《中国动脉》等报告文学。已发表的理论评论文章有易晖的《论2004年的长篇小说》,朱立元等的《关于当前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现状的报告》,王先霈等的《关于当前中国文学创作中的成绩与问题》。谢克强的诗歌《三峡交响曲》,诗刊社集的《中国出了个邓小平》等作品。
  2005年重点作品扶持篇目中已出版的有邓刚的《山狼海贼》、盛琼的《我的东方》两部长篇小说,蒋巍的《丛飞震撼》、彭荆风的《挥戈落日——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丁庆友的《发自死亡之海的报告》等报告文学。张学梦、郁葱、大解的诗歌《人类诗篇》等作品。中国作协重点扶持办公室经过专家审议,还为《中国教育风暴》《中国动脉》《三峡交响曲》等作品召开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作为重点扶持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与会者一致认为,支持和鼓励作家坚持“三贴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热切关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是重点作品扶持工作的重要前提,作家只有深入火热的生活,才能激发出创作热情,才能写出党和人民都满意的好作品。
  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工作开展、实施已两年。2005年度共收到35个团体会员单位和中直系统推荐的190个申报选题。其中,长篇小说94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43部,诗歌11部,散文杂文9部,理论评论19部,儿童文学13部,影视文学1部,入选的长篇小说21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17部,诗歌6部,散文杂文1部,理论评论9部,儿童文学5部。共计59部。列入暂缓项目的长篇小说10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4部,理论评论2部,散文杂文1部,共计17部。
  这项工作开展以来,中国作协扶持重点作品创作办公室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中国作协党组提出的“以办好实事服务作家”的要求,求真务实,勇于实践,并注意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得中国作协这一开拓性的文学工程,越来越受到广大作家的关注和欢迎,并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规范。
  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的工作以“方便、简明、有序、高效”为追求,从项目征集到落实扶持资金,每个环节的衔接都需工作人员付出认真的努力。记者大略翻翻有关工作记录,一年多来的咨询电话记录以及咨询信件就达200余人次。前来咨询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接待人数尚未统计。
  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有关条例要求作家申报扶持项目必须通过所在地的团体会员单位,但仍有不少业余作者把申报材料直接报送到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对此,工作人员都一一进行了妥善处理。申报初期,一些团体会员单位对这项工作进展情况不了解,为避免少报、漏报,办公室逐一给各省、市、区作协打电话联络。内蒙古、新彊作协补办手续后,打电话给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表示感谢说,这是中国作协对西部文学事业重视和支持的具体体现。
  记者两年来一直追踪报道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工作,在采访中特别注意到,2005年的申报项目中,实力派作家数量明显上升,贴进时代、贴进生活、贴近人民的主旋律作品数量增长显著。2005年的申报人中,在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及各类文学奖中获奖的作家就有徐贵祥、王旭烽、邢军纪、陈应松、李春雷、郁葱、吴义勤、李凤杰和一批已有突出创作成就的著名作家邓刚、朱秀海、梅卓、扎拉嘎胡、黄传会、彭荆风、黄亚洲、津子围、雷达、季红真等。
  据论证委员会专家介绍,在项目论证中,坚持唱响主旋律是论证委员会一贯坚持的基调,但专家们还特别关注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注重艺术构思独特的作品。专家认为,本年度长篇小说申报作品较之去年选材丰富,总体水平有明显提高。另外,在申报选题中呈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如何弘的选题《网络化背景下的文学》等,都是对新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入选的诗歌作品普通贴近现实,反映出诗人坚持“三贴近”的敏锐视角,每部作品都具有强烈时代精神。
  重点作品扶持工程是中国作协一项开创性工作,一些工作尚需摸索,一些环节尚需加强,就这一工作的发展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中国作协负责重点作品扶持工作的有关领导同志说,2006年我们要加大对这一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实力派作家参加申报。还要进一步摸索跟踪管理的经验。同时,努力加强与各团体中会员的合作,使得各地已经立项的创作得到及时的反馈与帮助。更重要的一点是,加强选题的策划,以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在重点扶持项目中,我国文学创作中的薄弱门类,如科普、科幻、少儿类文学作品,应多加提倡。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