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拴诗集《地球语汇》暨地学诗歌研讨会侧记

来源:作者:未知时间:2014-05-07热度:0

    2014年4月18日上午,由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地质局、广东省地质学会联合主办,阳春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阳春杯'第二届地学诗歌大赛颁奖"和"胡红拴诗集《地球语汇》暨地学诗歌研讨会"在广东省阳春市举行。包括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叶延滨先生,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四川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广东省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兼诗歌委主任温远辉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军区副政委吴传玖将军,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社长、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陈国栋先生,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常江先生、副主席胡红拴先生、副秘书长徐峙先生,广东诗人张牛、陈计会、黄昌成先生等在内的20多位作家、诗人,广东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珂教授,广东省地质学会秘书长李鉴伦高工,广东财经大学地质遗迹研究中心主任李春生教授等地质专家,阳春市文联主席陈建华先生以及阳春市第一中学的40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庆焕,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常务副局长王宝才,著名作家黄世英、陈廷一、刘扬正、陆德琮、李约汉、周志兴、修成国、龙回仁及诗人章治萍、付秉锋、华野、剑兰、菊子、刘能英、汪洋、赵春华、欧阳新献、曾玉仿,地质专家朱照宇、潘安定和编辑家蔡卫东、著名媒体人冯善书等以书面形式参加了研讨。《中国作家》、《诗刊》、《中国国土资源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广州文艺》、《大地文学》、《中煤地质报》、《国土资源导报》及网易、凤凰、中国网等媒体,报道了活动或刊发《地球语汇》的诗稿及评论。

研讨会学术主持:温远辉

温远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兼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一级作家):
阳春四月。今天大家在阳春这个美丽的小城欢聚一堂,主要是对胡红拴同志的《地球语汇》这本书作研讨。红拴同志作为诗人、地学文化学者、医生、地学科普作家、美术评论家……我们很难想象,这些都在胡红拴这里能够得到和谐统一。众所周知,国土资源的地学诗从一产生就注定其严肃性。今天的诗歌研讨会,让我们共同见证红拴同志《地球语汇》诗歌的魅力,红拴同志诗人的魅力。请各位踊跃发言。

常江(中国作家协会原全委、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语言学教授):
我以为,当代的文化是多元化的。红拴同志的《地球语汇》清新自然,洒脱不羁,委婉细腻,既有对古典诗词的继承,又有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我在《地学殿堂里的诗碑--读胡红拴诗集<地球语汇>》有较详尽的论述)。总之,红拴同志的《地球语汇》真正为我们认知了什么是地学科学诗作了很好的指引。

陈国栋(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社长,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为深奥复杂的地球科学写一部诗集?这听起来是一个大胆而冒险的想法。在地球科学和诗歌艺术之间,横亘着理性与感性,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几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人想要一跃而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诗人胡红拴却做到了。他出版的诗集《地球语汇》,正是这样一部跨越地球科学与诗歌艺术的创新之作。从宇宙洪荒到地球历史,从地壳运动到岩石矿产,从大气圈……到山水胜迹,《地球语汇》以独特的视野,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关于地球科学的诗意画卷。
《地球语汇》是一种有难度的诗歌创作探索过程。这种难度首先体现在,诗人要以地球科学深奥、复杂和独有的名词、术语营造出诗歌特有的语境和意境,其难度不亚于沙漠中寻找绿洲、在石头上绽放花朵。在胡红拴笔下,地质年代、年代地层、同质多象、类质同象、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石循环……这些专业性极强而又枯燥无味的专业名词无一不被他以诗歌的语言点化。
自然科学的严谨、缜密与诗歌的感性、抽象应该说是一个事物水火不容的两极。面对这个冲突,胡红拴竭尽全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的尝试验证了一种可能,一种在自然科学和诗歌上架起一座桥梁的可能。
通读《地球语汇》,我们发现,诗人之所以能在地球科学与诗歌艺术之间自由穿行,其根本在于,诗人赋予笔下的地球科学以生命,并以一双穿越事物本质的眼睛,发现了地球科学的生命之美。与此同时,诗人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与地球鲜活的生命进行对话。
正是因为这种生命感的存在,使得《地球语汇》读起来给人一种亲近、生动、趣味横生的阅读快感。
地球奥秘的诗意呈现。在这一点上,胡红拴算是成功了。他的成功得益于他诗人和地学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得益于他多年来在诗歌领域和地学领域孜孜不倦的思考和探索。
《地球语汇》是一部填补空白的作品。对于地球科学来说,它开辟了一条科普新途径;对于国土资源文学来说,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于当代诗歌来说,它为研究、写作、阅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为诗歌写作的多元发展方向揭示了一种可能性。由此,《地球语汇》的出版获得了一种存在的意义。

张珂(广东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人在这里斗胆班门弄斧了,我认为《地球语汇》是一块美玉,里面的阐述很专业。很多人认为,如今在国土资源范畴太广,不知该如何入手。我认为,国土资源文学的确是一个富矿,精神内涵丰富,值得我们好好去挖掘。在这里,我建议,同时也请求红拴同志是否可以将《地球语汇》赠一部分送给我们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学生作参考书学习呢?!

李鉴伦(广东省地质学会秘书长):
感谢有了这次机会作为地质学会的代表参加对胡红拴主席的《地球语汇》进行研讨。红拴这个人相当敬业,做事十分到位,个人的经历通过一种方式展示。他给我的电子邮件经常是夜里一、两点钟发的,兢兢业业。地学科普这一块是很深奥的,红拴主席的《地球语汇》将如此深奥难懂的地球科学诗化,将复杂的东西(经过自己的创作)以简单地方式(语境)展示给大家,进行科普、文学创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是我永远的老师,他在地学科普上还在奋斗,很感谢他,他是事业上的常青树。

温远辉:
大家讲得很好。红拴做事很认真,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希望大家继续从友人、同事、学术的角度来评价《地球语汇》,评价红拴。

叶延滨(中国作家协会全委、《诗刊》原主编、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教授):
我印象中,胡红拴是一个笑声特别大、胆子特别大、办事特别大,样样事情都很能干的人。比如这本书,把山水画、地学、文学、美学搞在一起统一起来。
客观地说,刚开始我不太同意地学诗,可是,看着看着,从批判改为优点评价。
我觉得胡红拴的地学诗的一大功勋是让国土资源诗学进入了国土资源的工作中,也就是说地学诗歌使诗歌进入地学成为合理的理由。这次他能够将地学诗意化,淋漓尽致地证明了地学诗歌也是诗歌很重要的一部分,《地球语汇》等地学诗歌是一个平台,它的作用不可或缺。
传统文化的天、地、人,地学占三分之一。地学诗歌很重要的源头是山水诗,它是地学诗的老祖宗。而诗歌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山水诗。纯自然的山水诗再到自然加人文的田园诗。田园诗也就到了国土资源部管的土地的那一块范畴(山水诗已然,国土资源部管的海洋、地质公园、地质环境等地球科学,都是山水诗的咏诵对象)。中国文化有山水诗、田园诗的传统,山水诗、田园诗又是地学诗的源头,这就是地学诗进入诗歌的理由。胡红拴是地学诗的命名者。正如这本《地球语汇》,完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为国土资源热爱地学诗歌的朋友们提供了(写诗的)充分的理由。
(常江先生插话:最近河南编了一本古代咏岩矿的诗集)

温远辉:
叶老师为红拴的地学诗找到了渊源,找到了地学诗的渊源和现在存在的价值。

梁平(中国作家协会全委、《星星诗刊》主编、四川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一级作家):
很难得,这次因为地学诗来到了阳春。
昨天在红拴的工作室看到此书(《地球语汇》)就想要,但没好开口。今天早上拿到,一边听会,一边在看这本书。看了几首,我想,延滨兄谈的很有意思。概念的出现,红拴用这么一本在科学框架,在大框架内完成的创作,怎么看待都为时过早,但是很有价值的。我不太赞成科学名直接做篇章,但它很有科学性,很有实验性。(红拴)很大胆地用这个体例写,很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将他的领域文学化诗化,这很有价值。有将来命名留存的可能性。
每个诗人可找到各自诗写的方向感。大诗人要有自己的方向感,要有自己的符号。红拴的诗歌有自己的符号。《地球语汇》就是红拴的符号。红拴所做到的令我感动的是这本书给红拴确立了一个符号。
在未来的创作中,做强自己的符号。要警惕的是要充分文化了之后才更能让人接受,诗写中要从地学向诗学大的过渡。到那时,在诗学里给他一个名份,给一个正确名份--在中国诗歌中的定位。

温远辉:
梁老师对红拴评价很高啊。同时也提出了希望。

吴传玖(西藏军区副政委、少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诗人):
这次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认识红拴先生是2011年,我认为,胡红拴先生对地学诗是一个卓越的贡献者,是杰出的实力派地学诗代表,他在创作方面,大胆,敢于突破,很好。他创造的地学诗,是诗人对自然对大地本性的回归。
《地球语汇》是史诗性的。很敬佩胡红拴先生,他的创作很大胆。希望他进一步开拓,引领地学诗的发展。待进一步领会诗歌后,我会写一篇小文评论阐述自己的感受。

温远辉:
    吴将军指出《地球语汇》有史诗的属性。

张牛(阳江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委员、阳江市诗歌学会会长、《蓝鲨》诗刊主编):
这次研讨会,本人的发言还没有好好准备。我在这里长话短说吧,从另一种角度说,世界很小,文化又是无限地大。地学诗创作是波浪壮阔、丰富多彩的。我认为,《地球语汇》这本书里,我读出了红拴主席的地学诗是阳光的诗歌,真情唯先,同时显示出他本人思维活跃的一面,向我们展现了地学诗和生活的多种色彩。

陈建华(阳江市文联副主席、阳春市文联主席):
这是阳春的大喜事,这么多的名家到此。我对诗不熟。过去看过胡老师的书,很感动,有震撼力,给我一种正能量。

徐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报副刊部副主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看到《地球语汇》,感觉胡红拴主席"诗情之深、诗心之广、诗胆之大""诗胆大于天"啊,将我终极一生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难到极点的事完成了。这是开先河的事,他不仅是诗歌的任务,也是科普的任务。它有更大的作用。

温远辉:
    听了徐峙先生的话,感觉红拴确实是一个很牛的人。


李春生(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地质遗迹研究中心主任):
对《地球语汇》这本书我比较了解,书稿成稿后我曾经看过,了解较早,我觉得,《地球语汇》专业知识阐述得较全面,让读者在享受诗歌的过程中,也轻松地学到了地球科学的知识。
国土资源作协、国土资源作协诗歌委都有科普的职责,这点《地球语汇》做到了。用诗的形式解释地壳、地质,写的很全面,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的专业教辅教材。书中有科学的,也有很多阳光的、令人积极向上的、一些激励人的精神。怎么样去传承表达,是地学诗写作者应该思考的。地学诗要融入时代背景,是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反映,当前的文化背景为地学诗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无限广阔的创作资源和美好前景。
红拴教授对地学文化的创作从来是孜孜不倦,我校也请他作过报告,反响很大。
在此之前还没有用诗的形式全面展示系统的地球科学。作为地球科学的专业老师和诗歌爱好者,看了觉得很震撼。

陈计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蓝鲨》诗刊执行主编):
这次很高兴,在家门口见到了全国这么多有影响力的诗歌老师。初步读了《地球语汇》,本人认为,红拴主席的地学知识面很丰富很广泛,他的地学诗承接了汉语诗歌简约之风,富含汉语诗歌特有的灵性。好的文学作品,应该烛照人的心灵世界,地学诗也应不例外吧。红拴主席不断开拓诗歌题材领域,以先行者的身份为我们诠释了地学诗歌的魅力,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胡红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教授):
本来不准备发言,只带耳朵,来听的。但现在要说两句。
非常感谢各位,你们中肯的评价给了我动力、源泉,更给了我信心,是我创作的精神食粮。我的努力方向就是,地学诗要立足国土、地质、海洋、传统,在波涛汹涌的大文学中树立鲜明的旗帜,做到与时俱进,进而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总之,我会继续努力的!谢谢各位!

温远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一级作家):
在我有限的阅读里,似乎红拴是第一个尝试将地学知识全方位入诗,首次纯粹以现代诗的形式来介绍地学史,表达自己对地学知识的诗意感受。他所表达的对象无一不和地学相关,这样的选择设计,让整本书特色鲜明,既保留了学术著作的系统和严谨,又保证了诗集的纯粹性。而具体的创作中,无论从构思切入点的选择,技巧手法的运用,还是联想的触动,情感的生发,都努力做到了学理的严谨和诗意的纯粹相融合。
按照以往习惯的划分法,可以将《地球语汇》这本诗集划为"科学诗",因为它首先具备了科普的功能和意义。对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本诗集,不啻于接受地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而且接受的是形象生动的教学。从宇宙的来源,到地球的诞生,地质的构造,地球上万物衍生的规律,以及我们今日之所见,都有其专业的解释。与专业教科书不同的是,我们不用再困惑于专业名词的冷僻,不必再强迫自己大段大段地记忆由数字和概念构成的知识点,也不必再考虑事物发展的逻辑链条。诗人已将知识点择要而出,根据其特色组合演绎,再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通过诗意的营造来加深读者的印象,使复杂的知识平易化,艰深的道理通俗化。这是一种看易行难的转型和嫁接,一方面需要相当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诗人的睿智和诗歌表现的才华。令我折服的是,红拴的专业并非地质,他修的是医学,是在地质系统行医问诊,对地学知识的了解,只能说是半道出家,近朱者赤,耳濡目染学来的。当然,没有聪敏劲,没有相当的用心,那是万万学不来的。红拴的异于凡庸、十分能耐处恰恰体现了出来:论本行当,他是良医;论地学专业知识,他成了行家,与地质同行坐而论道,在几所大学里开课授徒;论行业在社会上的名头影响,他也俨然是玉石、奇石界的鉴评专家;论创作,他是高才,作品几乎等身,而且号召力强,筹备全国性的文学活动,摇手一呼,响应如雷。总之,红拴非要给人多才多艺、才华横溢、激情洋溢的印象不可。文如其人,红拴的诗歌创作,也必然是其奔放气质、才华张显的具体体现,是其激情洋溢的艺术结晶。如果说,科学诗的价值离不开普及科学知识的专业性,离不开准确、严谨,离不开平易化、通俗化,那么,更需要指出的是,它的成功,更多的是仰仗诗歌的魅力、诗歌表现力的成功。也就是说,靠的是将科学知识诗歌化、诗意化。这其实是最困难的地方。诗人要在最枯燥最机械乏味的地方发现诗意,要生动传神地传达出他所发现的诗意,这多么不容易。这是对文字飞翔的要求,如同在空气中攀登云梯,如同拽住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但是,诗歌的奇妙、诗人的骄傲也正在于此,在诗歌中这些不可能的事情都发生了,都让人沉迷不已。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句话,诗人的作为。诗人的慧眼发现了诗意,诗人的才华表现出了诗意。所以,科学诗能够最有效地传播知识,为读者所喜欢,离不开诗人对诗意的独特发现和美妙表现。一方面,它需要诗人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寻获诗意;另一方面,它需要诗人的锲而不舍的劳作,在粗粝的文字中铺设精美的通道,让人能够到达诗的美好境界。这两点,红拴都具备了,并且都有相当精彩的表现。红拴的自信是建立在良好地拥有地学知识的素养和诗学修养的基础上,其次是相信自己的慧思能够巧妙地捕获诗意。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精到的表达。
在我看来,《地学语汇》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价值,是不应被忽略的,或者说,这一价值更显重要。那就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看,红拴将地学知识,包括地学的名词术语,地学的原理和学术化表述,都为我所用,装进了诗歌里,这是十分勇敢的尝试,也是十分冒风险的尝试。这种创作上的探索,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探索。因为,我们通常所讲的、所推崇的诗意,大体上是农业范畴的、农村背景下的诗意,是农耕文化的诗意。我们通常认为,工业文明破坏了诗意,摧毁了诗歌的美好想象。工业文明以及城市化带来的感受是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庸俗的市侩生活信念、冷漠无情的社会关系。与这个时代伴生而来的概念术语,也都是机械的、冰冷的、丑陋的、桎梏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比如钢铁、水泥、硅胶、X线、氯化物、废气、原子能、硫化物、光污染、地震带、核打击……等等,等等,这样的词语无法入诗,也无法创造出诗意来。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诗人不能完全无视当下,也不可能完全与置身的时代文明不闻不问、不管不顾。过去常说诗人是时代的立法者,现在当然不必将诗人抬得那么高,但诗人应当张开眼睛打量身边的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诗人的作品怎么可能不表现这个时代呢,怎么可能不将时代的符号烙印在自己的诗歌中呢。所以,有责任感的诗人将无可避免地要面对那些机械的、冰冷的、甚至是丑陋的词语。这对当代诗人来说,不啻是一种挑战,一种前景不可预料的,吃力不讨好的,极有可能是效果恰得其反的挑战。这些年来,陆陆续续总有诗人站出来,勇敢地接受挑战。但是,像红拴一样,勇敢地用一整本诗集来迎接挑战,却是不多见的。红拴属于英勇的前行者,在我心目中,他就是大勇者。一个大勇者,如果是深思熟虑后的前行,便同时也堪称大智者了。红拴也是大智者。因为,他是主动选择这样的创作,却又是十分的慎行,用四年时光迈出的步履,显得细致而又耐心。这些一点一点褪去的时光,照见了诗人红拴对诗艺的坚韧追求。他努力在没有诗意的地方,去发现诗意,在机械、冷漠的地方,去掘出温泉。这正是红拴最让人钦敬的地方,是红拴的诗歌最有魅力、最有价值的地方。
应该说,这部诗集具有史诗的元素,它对地学知识的全面勾勒,它的宏阔结构,它打开时的气势,都显示了它自身的分量。红拴用他的才华和努力,奉献出如此的华章,足以令人赞叹,相信假以时日,红拴定能更上一层楼,创作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的优美诗篇。让我们拭目以待。
由于时间问题,这次的地学诗研讨会到这里暂时结束了。我认为,象红拴这些国土资源文学家肩负着自己沉甸甸的责任,唤起广大读者对国土资源、对地质情况的关注应该是第一位的。地学诗应该成为国土资源的主流文学。我们坚信:大地孕育万物,更能滋润我们的文字。最后,衷心祝愿红拴同志在地学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迈向新的辉煌!研讨会到此结束,朋友们下次再会!


                                   (何春燕等整理记录)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