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

来源:作者:贺斌时间:2009-06-28热度:0

  山花开不尽清风拂面来
   ——贺斌散文集《空谷幽兰》序
                 
  刘扬正
                 
  近年来,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山花烂漫,新苗茁壮,涌现出了一批通过辛勤耕耘取得一定成就的作者,河南的贺斌就是其中的一位。
  初次神识贺斌,是在国土资源论坛上。时间大约是今年的元旦前后,论坛里突然跑出一匹黑马,频频亮相,有诗歌(包括散文诗),有散文,有评论,有小小说,有摄影作品。作品的题材也极为宽泛,有浓得化不开的对故乡的赞美和怀念,有感人至深的对亲人的骨肉之情,有对生活的严肃思考,有对师长、对朋友的炽烈情怀,有对秀美山川的热情赞美,也有国土资源管理业务方面的经验、体会、案例分析、长篇通讯等文章,甚至有生活百科,特色菜,烹饪经也娓娓道来,可谓多姿多彩。从行文的风格,可以推知作者肯定是一个活泼洒脱而且成熟的人。“斌”者,《辞源》云:文采也,文质俱备之貌也,“斌斌硕人,贻我以文”。于是贺斌的名声在论坛迅速鹊起,地位也由会员至版主,至首席版主,至超级版主,至区域版主、直至宣传推广部部长。她做超版的那段时间,无疑非常辛苦,非常忙碌,常常可以看见她在凌晨一、两点钟,还在发帖、跟帖、回帖,使我由衷佩服她过人的精力及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从她发表的作品中我还得知她是云南昆明人,她的一个网名就叫“彩云之南”,作为贵州人的我自然感到几分亲切,云贵川,大西南嘛!于是在网上便渐次熟络起来,这也就使我越加注意她发表的作品。而真正认识贺斌,却是在接触她的作品一年之后,今年十月下旬,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举办“国土资源文化2007贵州贞丰论坛”,同时为获得“中华宝石文学奖2004—2006杰出新人奖”的作者颁奖,她作为获奖作者出席了会议,因而得以第一次握手,初识庐山真面目。贺斌很注意衣着风度,给人的印象热情干练,极具亲和力,也擅长制造气氛,走到哪里,哪里就热闹起来。这也印证了一句老话:文如其人。
  读贺斌的作品,让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一个“情”字。父母之情、夫妻之情、桑梓之情、师生之情、朋友之情,读来动人肺腑,情浓之处,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贺斌对父母、对婆婆是十分孝顺的,从她的文字里我们可以处处看到这种感人的亲情。在她心中,母亲是园丁,是蜡烛,充满着无限的爱和深情,与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平凡而伟大,用一片爱心抚育着自己的儿女,年复一年地操劳着,耕耘着,受人尊敬,让人时常想念。母亲“虽然已经永远的离我而去,但她心灵圣洁的足迹已经深深印在我的心底,在我的心田盛开着美丽的奇葩,她的芳香荡漾在我思念的心坎儿里……”。(《我的母亲》)在清明节,她对母亲的怀念催人泪下:“亲爱的妈妈,您好吗?女儿很想您,您知道吗?今天是清明节,女儿哭了,不要怪女儿没出息,女儿忍不住思念的泪水,就任由它流淌吧!今天,我只能对您说:”我想您‘。妈妈,您在天堂好吗?女儿放声大哭了。多年来,女儿似乎从未向今天这样哭过……妈妈,我有些写不下去了,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但我必须含泪写完对您的怀念!“(《写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父爱,是贺斌心中巍然耸立的大山:”父亲给予我的爱是很琐碎的,琐碎得足以填满我的整个记忆。四十六年的时光早已不知不觉地从发间滑过,被岁月冲洗不去的唯有父亲给我的爱。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磨砺的增多,我对父亲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父爱是一条细细的无声地流淌着的河流。——父爱如山!“(《父亲》)读着她为父母修脚的场景,会让每一个子女动容:”把脚洗净,擦干,放到自己的腿上,集精会神地、认认真真地,小心翼翼地剪着脚指甲。用双面刀片修着脚底的老茧,生怕用力过猛伤了父亲,也生怕一刀割下去割厚了。总是割着问着:痛不痛,重不重,再轻点吧?边剪边用手指捏捏痛不痛,不痛再剪,再修,直到父亲说好了。然后给父亲穿上袜子和鞋子,看着父亲走路很轻松,很满意的样子,我们都舒心地笑了。“对婆婆百般呵护的种种”小事“,贺斌同样时时铭记在心,特别写了一篇《母爱无言》一吐心迹。文章的末尾她写道:”婆婆,我要对您说:“您就是我的亲娘!’”爆发而出的心语多么叫人感动。
  南国女子多情,彩云之南的女儿似乎再次印证了这句话。贺斌对她夫君刻骨铭心的爱,也总是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早上,“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映在你沉睡着的脸上,我常常不敢发出一点轻微的声响,恐怕惊醒了你如神灵一般的安详和宁静。坐着,久久地凝视着,一种神圣的爱之情从我心底缓缓升起。啊,让阳光照亮你我的心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吧!让我们的爱在阳光普照下,更加甜美,久长。”(《别无它求》)在一个盛夏的雨夜,“听着细雨拍打树叶的声音,应是个好入睡的夜晚,可我却辗转难眠,起身伫立窗前。一阵微风吹打着窗外的树枝沙沙地响,也吹进了我的心田,吹进了一片柔情的初恋中,吹进了一任相思的泪水里。……这个雨夜,我真的好想好想你。思念让我心生疼痛,思念让我不停的思念,思念让我不时地牵挂,思念让我忘却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今夜,我想起了你,就让风捎去我的问候,托雨带去我的祝福吧!”(《今夜,我想起了你》)
  贺斌的许多作品,还表现了她对故乡的许多追忆和发自内心的热爱。因为那里有她的父母,有她曾经的家。尽管己远嫁北方,但故乡风物,家的温馨,无时无刻不萦绕心头。她“如同定期迁徙的鸟,从北向南,孜孜不倦地按照时间与空间交织出的坐标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飞行——假期,昆明。这个坐标是家,是温暖,是放松,是蓝蓝的更近的天,也是纯纯的更浓的爱;这个坐标是友谊,是回忆,是关于年少轻狂的所有记忆,也是理想孕育起飞的沃土。”“回家,多么美妙的字眼,没有离开过家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离家的日子,回家这个字眼成了异乡游子日思夜想,却又不敢轻易碰触,轻易撩起的心绪,甜蜜又苦涩。归途漫漫,我在异乡只能用工作填塞心中每一个疯狂叫嚣着要回家的细胞。”“无论我走得多远,都会想要回家。因为这是一个美得让人心动,温和得让人心动的城市,因为那里有我的过去,因为那里是我的家,更因为归来的坐标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无论如何都无法抹去。”(《回家定格在我心中》)在贺斌笔下,故乡的一切都那么美好,难以忘怀,亲切的乡音,飘香的粽子,花样繁多的米线,冰凉可口的木瓜水,美味的烧饵块,辣辣的酸角酱,红红的牛干巴,五彩的豆焖饭……,还有版纳的胶林,大理的洱海,路南的石林,都留给她无尽的美好回忆。月是故乡明,一缕缕割不断的乡情,总是从她思念故乡的字里行间流淌出来,幽幽荡漾在她的心头。
  贺斌还用她细致入微的笔触,写下了许多对师长,对朋友的爱。她的《与老师的约定》、《我与几位老师的一天》、《难以割舍之情》、《嫂子》、《朋友之间》等篇章,那从心底涌出的至情至爱,读来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她的爱甚至微细到她快乐的邻居——几只小麻雀,连炒菜的辣椒味,也耽心呛坏了邻居的“小宝宝”,宁肯呛得自己流泪,也不忍心打开抽油烟机。她对这家小邻居说:“我的家便是你的家,永远都安全的家。”大爱及物,这是何等感人至深!
  贺斌不仅多情,也多思,作品中不乏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而且畅达得如行云流水,隽永得如格言警句。
  你看她感悟“快乐”:“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相互衬托的,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总是形影不离。”“乐来自有方,生活中的快乐是无处不在的,只看你怎么去发掘和把握。”“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仅要健康地活着,而且要很好地生活。在善待他人的同时,请别忘了善待自己,并用心品味人生的每个过程,你会找到属于你的那份快乐。”“一个快乐的家庭之所以快乐,并不仗着家里每一个人都有很高的成就、都有健康的身体、都有很”丰厚“的收入。在快乐的家庭里,尽管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皆因大家能互相宽恕、互相同情、互相包容、互相谦让、互相敬爱,所以自然使人觉得温暖快乐,这也是快乐的根源。”(《把握快乐》)
  她这样看待年华老去:“人是会慢慢变老的,容颜也不会永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时间堆积起来的成熟,赋予了女人优雅的气质和特殊的成熟韵味。”“我的脸上也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我的笑容依然是那样的年轻、自信。年龄对女人算不了什么,只要我们的心中永远有阳光,心态永远保持年轻,我们就一样拥有青春的靓丽;只要拥有一颗愈加善良与包容的心,我们就一定会青春永驻。”(《当年华老去》)
  她认为人生好似一枚耐嚼的“橄榄”:“人生有着总也讲述不完的美丽动听的故事;人生书写着一幅幅绚丽的画卷;人生记录着对社会、对家庭的辛劳和责任;人生是一本常读常新、最难理解、最难忘怀,读不完阅不尽的历史长卷。”“其实,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就在于活着的‘过程’。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悲欢离合;无论是象小草那样,顽强坚韧地接纳自己所有的朝朝暮暮与点点滴滴,还是象太阳那样灿烂辉煌。只要你真诚地神圣地经历自己活着的生命,就足够了。(《好一枚耐嚼的”橄榄“》)
  就是天天经历的暗夜,人人熟知的黑夜过去是黎明,当她用诗样的语言一表述,便立刻显得卓尔不凡:“当寂寞的夜独横在你的路上时,其实,黎明已在朦胧的小山背后等你。”(《背影》)
  一篇作品的灵魂,来源于作者深沉的思考。没有思想的作品,只是一只徒有其表的空空的绣花口袋。贺斌的作品由于有了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于是才有了价值和亮色。
  贺斌的一些散文,语言开始有了自己的特色。应该说这是她行文炼句最可称道的部分。
  有时,她善于使用排比、对偶、反复、递进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如“每当你烦闷的时候,读书可以让你解闷;每当你愁苦的时候,读书可以使你忘忧。”(《好一枚耐嚼的橄榄》)“天,落雨了,给海带去千丝万缕的思念;天,起风了,向天倾诉绵绵无尽的牵挂。今夜,我想起了你,就让风捎去我的问候,托雨带去我的祝福吧!”(《今夜,我想起了你》)“黑色在不透明的视野中撕絮般无声裂开,浪头泛潮般淹没。我则趁夜静时分,着力印染着那一个又一个美丽而鲜活的故事。这些故事足以使人亢奋,因为那是我心中的歌,一首既激昂又抒情的歌;一首既委婉又缠绵的歌……这首首歌,是我对生活的热爱;这首首歌,是我对爱升华为永恒的阶梯。”(《夜,依然温柔》)
  贺斌对事物的观察很细微,状物摹景便也鲜活生动起来。她写喷泉:“水随着美妙的音乐响起,一条条晶莹剔透的水注喷涌而出,仰俯有别,高低错落,和着音乐的节奏与旋律,时而箭一般地直冲向天空,把颗颗珍珠摔成了尘雾和碎末;时而疾速喷射如万箭齐发,将琼浆碎玉当空撒落;时而轻盈舒缓成朵朵盛开的花儿,摇曳多姿;时而如串串珍珠悬垂空中,顾盼生辉;时而如银线飞舞,万千姿态;时而柔情蜜意,卿卿我我;时而缓涌缓喷,如泣如诉;时而似风中杨柳,翩跹起舞……”(《音乐赋予水的魅力》)她写栀子花:“花蕾裹得紧紧的,透过花瓣的香气不时地溢出来。花儿开了,白色花瓣的边缘缀着一抹清新的嫩绿,花瓣层见叠出,围着鹅黄娇嫩的花蕊,于清丽素雅间显出一种高贵。花儿白得如此清透,即便是白天,也透出月色下的皎洁来。我特别喜欢清晨经了夜露的栀子花,水灵灵地格外清秀,绿叶上、花蕾上、花瓣上布满了细细碎碎的水珠,微风在摇曳着芳香的同时,露珠也被弹拨得在花瓣上来回园舞。”(《栀子花开》)这些句子不仅生动传神,也非常清新可读。
  贺斌的散文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感情充沛,感染力强。你看她初次走进大海那种欢欣,“海风阵阵,海浪滔滔,我舒展双臂,尽情地在感受着天的蔚蓝,海的浩瀚;尽情地领略着她潮涨时的汹涌与潮落时的温柔;尽情地高呼:大海,我来了,我走进了你的怀抱。海天一色的壮观,把我陶醉,神奇绝妙的心情随大海波涛起伏着,有说不出的感慨和喜悦。我似乎触抚到了大海的呼吸。啊!大海,我终于走进了你。”(《走进大海》)使你情不自禁地欢欣着她的欢欣,这是值得称道的。
  贺斌还创作了一些诗歌、小说。她的诗中也不乏一些有味的句子,如:“今夜无眠/窗外细雨纷纷/打湿了陶醉在相思湖边的/我的心/只有抓一把相思/撒在雨中”:“落日象个守财奴/正藏掖着它最后一点金黄/”“思绪在疯长/在飘雪的冬夜疯长”……这里就不一一评述了。
  观贺斌的作品,由于她的文学之路刚刚起步,不可避免地会显得有些幼稚和瑕瑜互见。文思敏捷,下笔千言,急于求成,往往使得谋篇布局缺乏推敲而信马由缰,如江涛东去而泥沙俱下。一些叙事性的篇章对材料缺乏取舍、过于写实,因而显得零乱琐碎,略显粗糙。一些急就章如果写出后多作沉淀,也许就会不断在用字遣词上发现不足,从而变得更加妥贴精粹。“二字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古人反复推敲之严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题材上,多日常生活,视角稍窄,要能更多地关注社会民生就更好了。我主张一位作者,特别是担负国家资源守护神的国土资源系统的作者,应该更多地关注身边百姓,因为我们的职业,我们的工作与民生疾苦息息相关。我曾经在一次文学讨论会上这样呼吁过:“当我们看到基本农田被水泥森林蚕食,当我们看到上访的失地农民那一双悲愤无助的双眼,当我们听到种种卑劣的权钱交易的传闻,当我们看到那本不该发生的矿难,当我们看到乱采滥挖破坏了农民美好的家园……我们会不会想起文学的责任?想起笔底的重量?想起天下的苍生?”今天我仍愿以这些话与国土资源系统的所有作家朋友们共勉!
  板桥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祝愿贺斌这朵刚刚绽开的文学小花开得更加美丽,更加芳香!
  2007年11月于石家庄
                 
  (作者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诗人)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敝帚扫叶

下一篇:叶世斌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