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所长曾代表

来源:作者:本网时间:2009-03-02热度:0

《国土所长曾代表》
——孟广友中篇小说集简介

    此书收录了作者自2003年以来所创作的13部中篇小说中的其中9部,共26万字。作品散见于《莽原》《延河》《延安文学》《阿拉善文学》《国土资源文学》《河洛潮》等全国纯文学刊物,有5部在当地获奖。书中有三部描写的都是基层国土所小人物,反映了国土队员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工作、家庭、婚姻及爱情等。
 

附:文学评论

书写人心人性的道德之光
 ——评孟广友的中篇小说集《国土所长曾代表》
曹世忠

    孟广友的中篇小说集《国土所长曾代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直面现实的好作品。它从历史的高度透视现实,叙说传统和现代文明的对接,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理性照耀下,国土资源队员们为还大自然蓝天碧水,保护环境资源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也烛照出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光辉。

    《国土所长曾代表》(以下简称《国》)收录了九个中篇,单独可以成篇,组合在一起又是一部极有特色的系列作品。《国土所长曾代表》和《国土所长老丁》描写了曾代表和老丁与家庭、与工作、与社会以及世俗观念而抗争而拼搏的心理轨迹,这两位所长的形象相互辉映,分别有着自己的个性特色:曾代表叩问婚姻家庭领域的生存处境与人际关系的真相,尽管他无法和也不好走出现实的困境,但仍然像梅花一样高洁,像翠柏一样坚强,始终保持着与崇尚实利的潮流风气的距离,为捍卫国土资源的完整而奉献自己的一切。“有的时候是不能简单地看执法和违法的,就像警察抓住了小偷,小偷受了伤,警察也是要为小偷包扎伤口的”,因为对人民有着鱼水一般的深情,老丁才对眼前的执法对象(棉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读者触摸到人性的温暖和大爱。英雄是伟大的,但英雄也不尽是伟人,也有自己的隐形缺陷。《国土队员丁小咬》中的主人公丁小咬,工作了二十多年,分管一架山的矿坑,却在为女儿上大学的学费发愁;面临着与矿工于大毛、战友王新革之间的矛盾以及金钱的诱惑,之所以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是因为他觉得“端上国家这个饭碗不容易”,而且每次在电视里看到哪些官员落马,总是看得“心惊肉跳”;他也许曾有过彷徨和犹豫,但终于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女儿突然失踪了,他紧紧攥着老婆谢桃花的手,在心里使劲喊着兰兰的名字,想告诉她那学费终于筹集到了,此情此景让每个读者潸然泪下……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显然,作家对战斗在国土资源第一线的战友们的在笔端上倾注了一腔真情,因此他自己对人生的审视,首先是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严肃审视,赋予作品强烈的现实感;尽管这是一种近距离的审视,作家却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超越。作品的主人公或许都带着与世俗习见相异的色彩,却不乏亲情、友情和爱情,即使有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或者是“”污点,读来仍然感到可亲、可信和真实。他们高尚,却不是被任意拔高了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他们同样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和企盼。小仲为了满足未婚妻的要求,不得不干些“伤天害理” (为当所长诽谤曾代表)的事情,但是救人临危不惧,以至于被倒塌的泥土砸成重伤,依然让人满怀敬意;于是曾代表抱着生命垂危的小仲充满深情的呼唤:“你要挺住呀……只要你活着,我把仨所长都让给你”, 至此人物的情怀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审美的愉悦发挥到极致;也使那隐含在心头的人性温暖,化为一种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让读者去思考人生的真谛!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作家孟广友长期工作在国土资源的第一线,看到基本农田、森林被高楼和厂矿蚕食,失去家园的农民那一双双悲愤而无助的眼睛,耳闻那种卑劣而龌鹾的权钱交易,还有那不该发生的矿难,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促使他大声疾呼,甚至敢于“扯着嗓子痛骂”;正是这样一种的人生体验,他拿起笔直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作品里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使对一些“小人物”也没有简单化和脸谱化,而是充满了独特的理性思考。农民徐瘸子还有那个叫棉菊的女人,尽管从表面看来似乎不近情理,甚至有些刁钻难缠的意味,但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有朴素的闪光点,有人性的需求;还有于大毛、二楞子、暴布这样的人物处于矛盾的对立面,在彰显出曾代表、老丁和丁小咬身上的特异之处时,人们不难发现他们身处一种更多现实色彩的人际关系和世俗关系之中,他们的精神痛苦中有着更加血肉丰满的生活内蕴存在。在这里,作家与书中的人物的对话,事实上成为一种心理分析,不但是面对自己的内在体验,解剖自己的心灵,寻求超越之路,更通过对他们这种精神痛苦复杂原因的探究,进入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性心理分析的层面,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整个社会的精神走向。

    此外,作家孟广友刊载在《延河》和《延安文学》上的中篇《拆迁》和《旷小槐和矿老大》等短篇小说,也以独特的笔触,细致刻画了国土资源卫士们在改革日益深入也日益艰难的复杂矛盾里的思想行为,折射出一团人事纠葛包藏的世态人心,显得真实、自然而振聋发聩。作品里所流露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昭示着人们反思现实和自我的愿望,是作家社会责任感和精神价值追索的觉醒及加强。同时,这些作品在结构的安排上巧妙地以老支书、牛豪爽等主人公的名字为题目,多次转换叙述角度,使小说中的人物较好的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个性化的表达,使大量的心理描写凸显,不仅刻画出当今时代那男女人性的迷惘、心理的彷徨、情感的困惑,而且呼唤建立健全理性人道的社会机制和现代文明。细细品味,它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思想哲理,让人有一种敬畏而亲切的感觉。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一读,如何?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谁是真英雄

下一篇:山野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