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鹿:让《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来源:作者:李春生时间:2022-05-03热度:0

  75年前,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让贫瘠的桑干河蜚声世界;75年后,太阳照耀下的桑干河,沃野盎然生机、游客摩肩接踵。

  太阳依旧还是那个太阳,而如今的桑干河已不再是曾经的那条桑干河。

  2022年5月3日上午,涿鹿县温泉屯丁玲纪念馆迎来一队参观者,他们是涿鹿县自然资源局的青年干部,他们是来这里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自然资源青年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的。在这里,走走崎岖赶考路,参观当年简陋的土坯房看看泛黄的老照片……他们满怀深深崇敬之情重温丁玲之事迹,追溯丁玲之辉煌,承继丁玲之精神。在这里,通过新中国第一座农民文化站旧址、文物和史料,追寻红色记忆、重温革命历史,已成为许多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必修课之一。

  如今桑干河南岸的温泉屯,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在丁玲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的游客。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读书日期间,在这个小小的纪念馆里,每天少则10多人,多则百余人慕名前来参观。

  纪念馆小院里的丁玲塑像前,大家诵读红色经典,被风传得格外远…… 

  巍巍太行八百里,玉带蜿蜒变通途。沿着太行山东麓的河北太行山高速由南向北飞驰,一处处革命老区的名字映入眼帘:前南峪、西柏坡、城南庄、桑干河……在河北这片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上,全长680公里的太行山高速犹如一条玉带,将太行山区的红色地标串联起来,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红色旅游路。在太行山高速的北端起点张家口涿鹿县,从涿鹿南口出高速,行车不到一个小时便到了温泉屯镇温泉屯村。

  金秋十月,万亩葡园,层层叠叠,荡碧飞翠。温泉屯村黑色的柏油村路,像一条飘带穿村而过。入秋以来,村路两旁,小三轮、大卡车排起长龙,车上满载葡萄箱,田间地头也摆满了准备装葡萄的筐子。百姓们每天满面笑容地迎送着各地的葡萄商贩和游客。葡萄文化采摘园、农家乐、丁玲纪念馆……秀美的田园风光让游客玩得不亦乐乎。如今的温泉屯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和文化旅游小镇。3000多亩的葡萄种植是村民致富的重要渠道,赢得了“桑干河畔葡萄小镇”的美誉。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架架葡萄藤铺遍坡野,串串幸福果缀满枝头。山川沟坡到处是紫里透红的龙眼葡萄。枝架上,一嘟噜,一串串,香气溢人。果农称这里是致富的“绿色长城”。龙眼葡萄在涿鹿县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树体弯弯曲曲,苍老遒劲,大有“腾龙欲上九重宵”之势,果粒大而圆,也似琥珀,形如龙眼,龙眼葡萄因此而得名。

  温泉屯村距离北京市不到150公里。是丁玲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暖水屯”的缘起地。新中国成立前夕,丁玲曾在张家口地区的涿鹿县一带参加土地改革,较长时间生活在温泉屯村,她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人文历史熟稔至极,有着深厚的感情。先生的著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许多环境背景和人物原型,大都取材于这个村和这一带地区。村中环抱相依生长上百年的“槐抱榆”和古朴厚重“丁玲纪念馆”,是温泉屯村特有的地理和文化坐标。

  桑干河畔桥山下,万物何峥嵘。一条母亲河滋润一方水土人文,一棵槐抱榆记录一个村庄故事。

  ……

 

 

  清晨,温泉屯村民曹树林吃过早饭后,缓缓走出家门,轻车熟路地向村里的“丁玲纪念馆”走去,这是老人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用他的话说就是,一天不去,心里就好像少了点什么。

  在纪念馆小广场的“槐抱榆”下,老人娓娓道来,和我们一起重温起父亲曹永明和“丁玲大姑”延续一生的友谊。“我印象中的丁玲是一位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女干部。我爹他们都叫她‘丁大姐’,像我们这种孩子们叫她‘丁大姑’,大伙儿有什么忧虑、苦恼都愿意跟她说。”曹树林说。

  随着曹树林走进“槐抱榆”旁边的“丁玲纪念馆”,这是一处古朴雅致的中式庭院。小院不大,环境优美,前后三个展室记录了丁玲先生“文小姐”“武将军”的风华岁月。

当踏入丁玲曾经居住和写作的卧室兼书房时,仿佛闻到了阵阵书香,先生就站在我面前,眯着眼睛打量着我。她是那样慈祥、亲切,脸上绽放的微笑,散发着温情。

  纪念馆占地约1250平方米,分“丁玲生平介绍”“丁玲旧居”和“小说人物原型介绍”三个展室。第二展室将丁玲生前在温泉屯时所用的旧物进行了展示,还原了当时丁玲在温泉屯生活和工作时的原貌。

  “这一张是我父亲和大姑的合影,这一张后排最边上的就是我,是我大姑第二次回到温泉屯时照的。”在纪念馆的展室里,曹树林指着几张与丁玲的合影骄傲地说。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主人公张裕民的原型,就是曹树林的父亲曹永明, 当年任温泉屯村党支部书记。

  正因如此,曹永明曾随父亲多次到北京看望丁玲,习惯性地叫丁玲“大姑”。“后来,大姑三次回到温泉屯,她说我们是她的娘家人,她对温泉屯是真有感情!”曹树林深情地说。“以前我父亲常常给我说起当年的事,土改前,我家无房无地,只能给地主家扛长工,挣的根本不够吃饭。土改后,我们家分了3亩葡萄地、3亩河滩地,3间正房、3间南房,还分了1匹大马,当时感觉一下子成了富人。”说话间,曹树林是一脸的自豪。

  1946年,丁玲同志响应党中央土改号召,和陈明等人参加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组织的土改队,来到桑干河畔的涿鹿温泉屯村开展土改工作,这是她土改入驻的第三个村子。当年的曹永明还不到30岁。那年正是春耕季节,一天,曹永明正在田间劳作,远远看到路上走来了几个人。走近之后,其中一个中年女人说:“你是老曹吧,我叫丁玲,是从延安来的,来咱们这儿搞土改工作。”

  随后,丁玲带着工作组便在温泉屯驻扎下来,曹永明成了丁玲的房东。因为工作关系,和丁玲接触最多的便是曹永明。工作之余,老曹最爱和丁玲在一起,听丁玲讲她的过去,讲她的军旅往事。而丁玲也特别欣赏老曹的朴实、果敢和坚韧。

  在温泉屯村土改分地主浮财时,丁玲等人耐心做工作,要求村干部要谦让,把好房子、好地分给最贫苦的农民。她凭借女性特有的细心,用最朴素的坐炕头、蹲地头、进心头“三头”群众工作法,带领工作组通过贫雇农会、中农会、妇女会等多种形式,结合算账诉苦,启发农民的觉悟。丁玲用了短短18天就完成了温泉屯村6000余亩土改工作,与当地的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和不解之缘。并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后又三次回到温泉屯村看望这里的干部群众,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典范。“当年,丁玲走东家串西家,访贫问苦、宣传政策、选拔干部,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温泉屯村的土改作出了重大贡献。”丁玲纪念馆讲解员张启传介绍说。

  1951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温泉屯村也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成为“土改第一村”。1953年秋天,丁玲第二次回温泉屯时,她看到生活的改善与文化的贫乏在这块土地上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她从自己的稿酬中拿出5000元,在村里购置了4间房,购买了图书、乐器等,给温泉屯建起了文化站,成为新中国的第一座农民文化站。

  “那时候文化站特别热闹。每天散了工,人们都来这里聚聚,冬天也不怕天冷。”从温泉屯走出,如今居住在县城68岁的李兆生回忆说。 “农民文化站分了宣传、文艺、图书和夜校四个小组,还组织了青年篮球队、乒乓球队、业余剧团。” 闭塞的村庄,被新思想打开了一扇窗。如今,这间农民文化站,被当地文学爱好者,以丁玲笔名“丛喧”命名为丛喧文学社,多少温泉屯乃至涿鹿人的文学梦都从这里启航。

  为了纪念让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光明使者,1995年9月,温泉屯乡政府将文化站进行了改扩建,新建了丁玲纪念馆。这座中式庭院古朴厚重,门楣上,遒劲有力的“丁玲纪念馆”五个大字由著名作家魏巍亲笔题写。院内,园林水榭设计精巧,根据丁玲真实身高和身材1∶1的比例建造雕塑,真实再现这位“文小姐”“武将军”的精神风貌。1997年,丁玲纪念馆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10月12日是丁玲诞辰100周年,又投资30万元对丁玲纪念馆进行了修缮和重建,纪念馆占地达1250平方米,2004年11月23日正式揭牌开馆对游人开放。分“丁玲生平介绍”、“丁玲旧居”和“小说人物与原型人物介绍”三个展室。陈列着有关于丁玲生平的图片和文字,由丁玲的爱人陈明先生提供的大量丁玲著作、未发表过的珍贵照片和实物,最珍贵的还有13本译成13国文字的丁玲巨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纪念馆里的一台留声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这个文化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起的第一个农民文化站。这台留声机是当时丁玲捐赠给她的农民朋友曹永明的叔叔的。上世纪50年代,在张家口一带民间很少有留声机,十分珍贵。曹永明的叔叔后来又将这台留声机送到了农民文化站,用以丰富农民们的文化生活。”丁玲纪念馆讲解员张启传介绍到。

  “为了更方便夜间到村民家里做土改工作,丁玲还带来一盏马灯,也就是我手上提着的这一盏。在此之前,村里还普遍使用着煤油灯,这盏马灯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先进了,也给村里带来了新的光明。”讲解员张启传说。透过这盏马灯,我仿佛看到丁玲坐在饭桌前,在这盏马灯下,耐心细致地给乡亲们讲解土地改革政策,帮他们算剥削账,引导他们认识“谁是土地的主人”……后来,她又调来了多盏马灯,组织村民们开展唱戏等文艺活动。这盏马灯当年是老百姓心中永不泯灭的明灯,如今已成为丁玲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丁玲离开温泉屯后,曹永明还应丁玲的再三邀请,带着4岁的曹树林到丁玲北京的家中做客。见到曹永明和儿子的一瞬间,丁玲一下就把曹树林揽在怀里,蹲下来仔细瞅着孩子的脸,高兴地说:“终于盼来了桑干河畔的‘娘家人’。”

  “丁玲搬过好几次家,但她家一直都布置得非常朴素。我们几次到北京探望,都是丁玲自掏腰包招待我们,给我们安排吃住,而且从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曹树林回忆到。

  “老曹,回去教育孩子们好好劳动,靠自己吃饭。”这是曹树林记忆里丁玲对父亲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也是父亲对曹树林一直以来的教诲。

  就这样,曹永明这位地地道道的温泉屯村农民和丁玲的友谊持续了一生。曹永明一生中曾有四次进京探望丁玲,丁玲每次回到温泉屯之时,也一定要到老曹家吃上一顿家乡饭“抿抿曲”(涿鹿的一种面食)。

  如今,在丁玲纪念馆外文化广场的墙壁上,有温泉屯民间艺人郭笙江手绘的18幅连环画,用最朴实的画笔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并记述了丁玲在温泉屯工作生活18天,向村民和游客展示了丁玲的精神文化,很有教育意义。

  丁玲以这里的土改斗争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我国第一部再现土改运动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在红色经典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这部长篇小说,温泉屯村因此闻名全国,并成为土改运动的典范。“丁玲精神”在涿鹿扎根,并一代代传承。2021年7月,经过涿鹿本土艺术家探索创编,以“丁玲和温泉屯的人们”为题材红色原创剧目《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正式上演。演员们生动的造型,饱满的热情和过硬的戏曲功底,以委婉深沉、富有磁性的唱腔、韵味十足的表演,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让现场观众走入红色记忆,重温往昔峥嵘岁月,再次感受到传统戏曲文化的艺术魅力。

  如今,温泉屯丁玲纪念馆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纪念地,参观人数逐年上升。一批批参观者怀着敬仰之情,从四面八方而来,追忆峥嵘岁月,体验红色文化,感受“丁玲精神”。你只要一和温泉屯的百姓聊起丁玲,聊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地和你说道起来,语气中都会透着一种自豪感。

  18天,不过人生一瞬,而丁玲却在短暂的18天里,与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相濡以沫,结下了深厚的文缘和情缘,并将这种迸发的情感凝于笔端,成就了世界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如今,关于她和他们的故事仍在这里传颂,一座纪念馆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和感动。小说中的“暖水屯”,现实中的温泉屯,在这里有机重合。丁玲的“红色精神”在2802平方公里的涿鹿大地上得到了延续。

360截图20220503103132119.jpg

 

 

  有了土地,农民就有了奔头。而早早开始的文化引导和启蒙,让温泉屯憨厚朴实的农民形成了接受新思想的传统,并代代相传。丁玲的小说记录了那段为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而奋斗的光辉岁月。小说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斗争早已成为历史,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发展与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回报丁玲的除了乡亲们对丁玲的怀念,还有老百姓越来越好的日子。

  地处怀涿盆地北纬39°葡萄种植黄金带上,温泉屯人世代以种葡萄为生。龙眼葡萄以色艳、质优、耐贮藏闻名遐迩,被一代文豪郭沫若誉为“北国明珠”。

  金秋季节,涿鹿大地上,潺潺不息的桑洋河水穿境而过,境内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一座座生态田园小镇正在崛起,农民们在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辛勤劳作……一幅“环境优美、乡村宜居、农民幸福”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

  “现在,我们全村家家户户种葡萄,还建起了不少冷库,一年四季都有葡萄。”温泉屯村党支部书记赵志庭说,“我们的龙眼葡萄不愁卖,在地头每斤都能卖到两块四到两块五。”

  如今的温泉屯,一年四季,三季山清水秀,葡萄飘香。过去老一辈人习惯在土地里刨食吃,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却不满足,在不断发展中有了更多选择。

  村里的80后种植大户韩海华看得更长远,“别看咱这山旮旯不起眼,一到葡萄采摘季,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经销商都往这奔,红火着哩。”购买葡萄储运箱、找人下葡萄、联系客户……自入秋以来,韩海华就没有歇过一天,每天早出晚归是累一些,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6年前,他看中了村里种葡萄的优势,毅然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村里跟着父亲种葡萄。两年前,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他大胆探索,找来村里的几家葡萄种植户商议,流转100多亩地,一起组建起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果品发展公司。如今,韩海华家每年光葡萄收入就有近40万元。

  经过几十年发展和新近探索,葡萄种植已成为温泉屯村乃至温泉屯镇的主导产业,小小葡萄串再一次架起了致富路。目前,全镇拥有5000余亩葡萄园,建起了多个农业合作社,有1000亩以上农业园区2个,全镇储存能力在30万斤以上的机制冷库已达到145座,储鲜能力5000万斤左右;葡萄销售经纪人达100多人,建立有葡萄专业合作社13个,每年生产的葡萄销往全国各地。

  “要发展,必须要打破传统,适应新变化。”和温泉屯镇党委书记王斌在葡萄园里边走边听他介绍,“在今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群众解决葡萄种植技术问题,从外地请来省级专家对葡萄产业进行规划,在保留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引进更受市场青睐的鲜食葡萄品种,逐步改变葡萄种植结构,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破解制约生产瓶颈,形成了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村南,“暖水屯” 里的老树依旧扎根在这片土地,而村北,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冷库,连片的葡萄地正述说着温泉屯人奔头十足的生活。 这一南一北间, 借助丁玲纪念馆这块红色招牌吸引游客进村、以葡萄系列体验式休闲度假吸引游客留村, 谋划建设丁玲文化小镇、文化餐馆、葡萄文化园,生态旅游与红色基因相结合的发展脉络也更加清晰,一条红色资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正在托起温泉屯乡村振兴新的“太阳”。

  这些发展目标让80后种植大户韩海华发展的劲头更足了,建葡萄采摘园,建农家乐,让更多人来温泉屯采摘葡萄,游览丁玲纪念馆。“太行山高速修通后,我们这儿交通更方便了。”韩海华说,“当天下午采摘的葡萄,第二天就能送到太行山高速沿线城市。”

  太阳依旧照在桑干河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在葡萄园中寻找更美好的生活。

  高纪贵和梁金芳夫妇二人同龄,今年48岁,都是土生土长的温泉屯人。23岁结婚时,高纪贵家只有两间正房,在村里算不上好户。那么梁金芳为什么要与高纪贵结为终身伴侣?其主要原因是看中了他的人品,高纪贵忠厚老实,不说大话,不认穷,不服输,特别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高纪贵15岁就开始卖冰棍,后来又从呼和浩特买回服装销售,19岁常年住在煤矿上卖鸡蛋。21岁拉着一车葡萄去呼和浩特销售,然后倒腾回三个台球案,租房开俱乐部。总之,他是一个不甘落后,爱动脑筋,不按陈规肯折腾的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没有文化的他,业绩彰显了他的才智和勇气,事实证明了他的不凡,也赢得了梁金芳的心。

  常言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家境虽然不强,但是丈夫却是个强人。结婚后,梁金芳跟丈夫同甘共苦,共患难,咬紧牙关,齐心协力盖了7间正房,分家时分到了6000元债务。

  1999年,高纪贵、梁金芳夫妇俩看准了葡萄销售需要大量的纸箱,就找亲朋好友借钱筹资在路边搭起帐篷,贩起了纸箱,一家人吃住在路边,一干就是三年。当时他们的儿子只有5岁,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及时照顾,自己骑着小车在街上跌跌撞撞地玩耍。27岁那年,外地客商见他们诚实守信,便委托代收葡萄。高纪贵、梁金芳夫妇奉行“诚信天下,服务至上”的宗旨,为了方便销售,2003年29岁那年,投资10万元,在路边盖了10间平房。从山东购置高质量的纸箱,帮助客户装葡萄,而且价格合理,来一车,抢一车,生意特别的红火。在女儿1岁半那年,他们夫妇二人又投资70多万元,在村里率先建起600多平米的冷库一座。梁金芳因为做生意常常累得焦头烂额,顾不上照管孩子,本来奶水充足,但实在没时间管孩子,便被迫给孩子断了奶,闺女经常饿得吮吸手指。

  为了给来的外地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留住客户,他们又盖起了5间客房。但后来还是供不上使用。36岁时,他们拆掉了客房,投资2800万建起了2层楼温泉大酒店。这样方便了客商,服务了乡亲,扩大了业务,每年收入可达80多万元。

  近几年,夫妇二人不满足这些,逐步向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发展。经过二人商议,注册了涿鹿县暖水屯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10日揭牌。并与涿鹿县民间收藏家孙玉贵达成协议,由孙玉贵在公司设立“怀古斋”和“念旧室”展室,用于陈列农耕文化收藏物品,吸引游客参观,达到互惠双赢。

  温泉屯老槐树下一段唱腔,喧闹了岁月温暖了情怀……看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活动,在城里,有戏院,有戏班。在乡村,条件简陋,一个简单的戏台,伴随它的,是锣鼓点的叮咚和演员质朴的唱腔。在没有电视的年代,一方戏台,承载着乡村娱乐生活的太多内涵,那是大多村民们,对文艺认知最初的地方。戏台之于乡村,其实远远超出了一个演出场所的意义。在很多乡村,都曾有过戏台。虽然现在很多地方的老戏台都不复存在了,但上面都曾都写满了悲欢离合,还有戏台上下的人间故事。

  现在虽然村里唱戏的少了,但电视网络上都有戏曲可以看,手机也可随时听。从小喜欢唱戏的梁金芳,每天在自家酒店看到进进出出的顾客时,都会不由得哼上几句戏曲小调。她说她从小就习惯了这样,小时候过年,村里有老戏台,县里的剧团要来演出,梁金芳就一直跟着人家,什么时候演完了才回家。她说也想要唱戏,剧团就给她找个小丫鬟的角色。就这样的。梁金芳从小就爱上了戏曲表演。

  如今,在村里梁金芳除了过年过节时表演小品外,还学会了涿鹿的民间地方剧种秧歌角。梁金芳说她平常边干活边唱,秧歌角也爱唱,唱起戏来挺好,就喜欢秧歌角。有时候到地里干活,那是必唱秧歌角,活干的又快了,显得时间过得也挺快,也不觉得累。

  秧歌角是以涿鹿民间小调、元代北曲和涿鹿方言俚语为基础,展现桑干河两岸农村百姓各式各样的社会生活。后来因为晋剧在涿鹿的兴盛而逐渐消失,2014年才被重新挖掘、传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县里剧团下乡演出表演秧歌角,使梁金芳一下子爱上了秧歌角。

  68岁的韩占军是梁金花同村的村民,原来两个人一起排练小品。后来,梁金芳喜欢上了秧歌角,韩占军也一起学起了秧歌角。梁金芳的女儿高智敏,今年15岁,因为经常听母亲练习秧歌角,她也会哼唱几句。这让梁金芳感到十分欣慰,因为秧歌角母女二人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过大年,看大戏”。戏台上的光影变幻,唱词身段,和节日的欢歌一起,组成了属于中国的独特节日记忆。一场戏,一方戏台,一声唱段,喧闹了岁月,温暖了情怀,充实了回忆。温泉屯村有一颗百年老槐树,梁金芳她们每次都在树下演出。只要锣鼓一敲响,树下聚集的人便越来越多,男女老少都会来观看。

  走进涿鹿县桑干河畔的栾庄乡黄土坡村广义兔业产业园,只见一排排红顶绿墙的整洁兔舍,和中草药膳兔研发中心、加工中心、惠农服务中心整齐排列,一个以獭兔生态养殖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养生园区赫然眼前。

  “各位网友,今天咱们推荐的是这款方便携带的‘涿滋味’香辣兔肉干,是人们办公室和出游必备补充能量的兔肉小零食。”10月31上上午11时,叶君丽如约打开了抖音直播,向网友们介绍广义兔业产业园生产的熟食产品。赵玉星在一旁盯着妻子的抖音直播,不时帮忙。

  广义兔业产业园创立于2005年10月,2014年通过股份合作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中草药种植、饲料加工、獭兔生态养殖、兔肉加工等为一体的绿色高效、生态循环、远近闻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1996年的一天,兔业产业园负责人赵玉星在表哥家找到一本养兔手册。这让之前做农业的赵玉星眼前一亮,从此一门心思搞养殖,他一边养一边学,几经波折,逐步发展壮大。现在那本致富的“宝书”虽然已经被翻得残破不堪,但让养兔达人赵玉星找到了人生方向,同时带动村民共同脱贫,“蹦”上致富路。当前,产业园占地150亩,存栏獭兔3万只,年出栏30万只,资产总额1700万元,养殖种类高达几十种,规模不断壮大。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中草药种植、饲料加工、獭兔生态养殖、兔肉加工等为一体的绿色、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赵玉星也成了涿鹿县小有名气的“兔老板”。2019年,合作社以创立特色区域品牌为导向,成功注册了“涿滋味”商标并投入使用,其特色拳头产品“涿滋味—手撕烤兔”因其纯炭火烤制味道鲜美畅销京津冀蒙等地区,得到消费者口口相传。目前,合作社开发的产品有兔毛饰品,肉制品有生鲜白条兔肉、兔头、兔肾、兔肝、兔心,熟肉制品及高档礼盒等系列产品。

  “一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是富。”自从合作社成立以来,从套种中草药养殖、在园区喂养兔子到兔肉深加工、兔皮手工制品等各环节,赵玉星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子的村民一起发家致富,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明星企业。

  在温泉屯丁玲纪念馆前小广场的“槐抱榆”下,四位老人在悠闲的打牌,她们中间年龄最大的已经82岁,最小的也60多岁了,老人们坐在一起喜笑颜开,她们说现在年纪也大了,和几个老姐妹打打牌感觉很幸福,是好的社会环境给了她们如此安逸的晚年时光。今天的涿鹿农村村容焕然一新,道路宽阔整洁,房屋错落有致,邻里和谐,民风纯正,描绘岀一幅幸福美丽的乡村新画卷。太阳依旧照在桑干河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在葡萄园中寻找更美好的生活……


123

 

 

  驾车从涿鹿县城出发,沿着桑干河畔的涿武公路西行,一路不断有村庄掩映在山水间。车行20公里,便来到了地处桑干河大峡谷东端的武家沟镇东窑沟村。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煤炭、陶土等资源丰富,村民世代以制售陶器为生,据记载制陶、烧窑技艺已有千年历史,远近闻名。

  据《涿鹿县志》记载,汉代上古郡太守景丹为本郡建窑制陶,亲率部下出寻,发现此地土质粘润,筋骨便命人建窑烧陶,遂成村落。东窑沟村制陶有上千年历史,家家制陶,曾手工作坊达到一百多家,制陶手艺代代相传。

  东窑沟的制陶老艺人们千百年来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陶工艺。产品主要以粗陶为主,工艺复杂,大致经过泥料加工、揉泥制坯、上釉晾晒、装窑烧窑等工序,产品造型浑厚饱满,釉面光亮,做工精细,独具匠心。

  新中国成立后,制陶工业集体化经营,东窑沟制陶工艺有了长足进步,成型改传统的捏制为模制,由粗陶向细陶发展,相继开发出鼎盛一时的缸瓦产品和陶瓷酒瓶。

  半个世纪,物是人非,岁月如老树,沿着村里青石古道缓步而行在古巷之中,斑驳的陶片缸瓦墙,光滑的石板路,过去人们用来吃水的辘轳井,每个角落都充满历史的沧桑。村庄依山坡而居,但是,街道很干净卫生,有一种低调内敛、清秀之美。村里随处可见用黄土、石头和瓷器碎片堆砌成的院墙、台阶和由泥土打成的土房向世人讲述着传承千年的故事与传奇。

  这里的古寺庙、古戏楼和清代古民居至今有的还保存完好,古老的遗存仿佛把你带回记忆的远古。青砖灰瓦、猫头、梅花鹿、喜鹊登枝等各式花砖雕艺术栩栩如生。像这样的明清古建、古陶窑遗址、遗迹,在东窑村还有许多。但令人惋惜的是,在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的交汇融合中,古老的东窑沟制陶技艺渐行渐远,濒临失传。作为华北地区为数不多保护和传承较为完整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东窑沟制陶技艺”的发祥地,这里能全面掌握剁泥、揉泥、捏坯、装烧等工序的匠人,已经寥寥无几。2014年,东窑沟制陶技艺被列为县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窑沟村被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授予“民俗文化村”。

  面对濒临失传的制陶技艺和古村陶文化,东窑沟村党支部书记、制陶技艺传承人侯建国不甘现状,将东窑沟村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与陶艺文化传承相结合,大力挖掘和开发千年古陶村的文化底蕴,陶艺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以“东窑沟制陶”为主线的民俗旅游产业,为古陶村的未来寻找出路。充分挖掘利用千年制陶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利用村委会和村学校闲置场地新建2000多平方米的陶艺博物馆、体验馆和陶艺学校,恢复“古陶一条街”。引进社会资金,配套建设采摘园。新建面积600多平米的住宿、餐饮接待中心,能够为100名游客提供食宿。同时购置制陶机具,聘请制陶艺人现场表演,传授技艺,玩泥制陶成为大人小孩的新时尚。陶艺非遗传承人代表涿鹿县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展现了东窑沟陶艺独特的魅力。这几年的“红红火火中国年,陶艺小镇冬奥情”“五一三天乐,结伴踏春游”“小镇粽香飘,陶乡过端午”等系列民俗主题活动,全面打响“陶乡东窑沟”特色文化品牌。

  如今,陶艺小镇游客络绎不绝,周末、节假日天天爆满。陶乡东窑沟成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东窑沟陶艺、民俗文化游成为涿鹿文化旅游的一个新看点。

  虽然时代变迁,但陶瓷窑火生生不息。

 

23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首都涵养水源、防风挡沙、输送清风……作为环首都县区,这些都是涿鹿县肩上的重任。涿鹿县地处永定河、大清河水系上游,全县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1条,建设京西北水源涵养功能区是推进“首都两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命工程”。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会筹办举办等重大历史机遇,涿鹿县立足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有条不紊地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探索绿色发展“涿鹿秘诀”。造林与造景同步,增绿和增收共赢,协同与转型并进,实现绿富共赢。全力打造最美北京后花园,筑牢拱卫首都绿色生态屏障。持续推进流经城区的桑干河及周边环境的生态治理,在河道北岸建设全长4.5公里的滨河公园。公园中,文化景观、健身场所、休闲步道、园林水系等设施,为市民、游客营造优美宜人的休闲生态环境。

  桑干河水自西向东奔流不息,河中的芦苇荡随风飘动,岸上的绿植变红变黄五彩斑斓,滨河公园精心设计的凉亭小品充满塞上江南气息,健身休闲的市民随心走走停停。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沿岸建设的生态绿色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出水清、岸绿、景美、宜人的滨水空间。桑干河滨河公园成为千里桑干河上的生态明珠,桑干河湿地公园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范围。丁玲公园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桑干河涿鹿段入选河北省“秀美河湖”名单,“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美景在涿鹿重现。

  如今,在涿鹿,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东西灵山以及桑干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构成了天然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54.43%,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在城市建设中,融入生态山水,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

  漫步矾山镇六堡村为主体的黄帝城低碳文旅小镇,欧陆风情的别墅楼群掩映在绿色中,冬暖夏凉的窑洞餐厅喜迎游客,日光温室大棚里种植着错季蔬菜……在这18.5平方公里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内,特色田园体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

  乡村振兴是当下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以构建绿色生态乡镇为引领,大力实施战略,挖掘地域和民族民俗文化,彰显山水生态园林特色,培育一批文化古镇、商贸重镇、经济强镇和旅游名镇。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带动农户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企业与村集体签订劳务合同,由企业主导经营,农户参与企业生产,农户获得了稳定的工资收入,实现了村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目前,该县沿桑干河走向,正加快建设溪源民俗小镇、东窑沟陶艺小镇、温泉屯葡萄小镇、黄阳公社等特色小城镇,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体育运动、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发展带。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中国葡萄之乡、中国经济林仁用杏之乡、全国水果产量百强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全省首家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这些都是涿鹿人披荆斩棘,一路拼搏,用辛勤汗水换来的成绩。太阳依旧照在桑干河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在葡萄园中寻找更加美好的生活。

  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但高尚的精神不能丢。涿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巧妙地融入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建设农村“特色文化墙”,打造群众精神生活高地。一幅幅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宣传画出现在村里的民居墙上。在李家圪垯村和长疃村,《中国梦》《全民健身》《二十四孝》等通俗易懂、图形并茂的画面装饰出了新颖的文化墙,不时吸引着路人驻足观看。在谭庄村,《起航——中共一大会议》《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西柏坡会议》《开国大典》《科学的春天》等“建党百年大事”系列美术油画,在村里的“红色文化街”两侧逐一呈现,“情景党史”红色基因不经意间在党员群众中传承。

  温泉屯村的丁玲纪念馆和桑干河畔丁玲公园的纪念雕像,让更多涿鹿人拥有他们心目中的精神高地,充分享有高雅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从中受到鼓舞与良好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到群众中去做百姓的贴心人。丁玲同志用自己的土改实践,诠释了党的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浓浓的为民办实事情怀,贯穿到工作实践中,并把这个实践进行升华,创作了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而今,太阳依然照在桑干河上,依然照在涿鹿大地上,照在涿鹿百姓心中,还有丁玲的精神永远伴随着流淌不息桑干河水,流向更加遥远的未来……

  今天的涿鹿,环境山清水秀,人民生活幸福。涿鹿人民群众循着深植在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已经融入涿鹿人民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涿鹿人将会不懈努力,把这片土地打造成为产业兴旺、幸福宜居、文明富裕的诗意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