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闲来无事,我整理自己快要溢出来的书橱,在一本厚厚的词典里,发现一支干枯的牡丹,墨紫墨紫的颜色,花瓣的液汁已被书的纸张吸收,暗紫的颜色印在略略发黄的纸张上。花蕊扁扁的依着花瓣,依然灿烂的金黄色。我的心触动了一下,把这只干枯却依然艳丽的牡丹拿起,看了一下,又把它放回原处,默默地合上这本厚厚的书。
二十年前,我刚刚毕业,满怀着对生活的憧憬,在一个盛产牡丹的地方工作。一天,一位十三四岁的小女孩陪着他的爸爸来到我的班上看病,我忘记了父女俩的名字,隐约地记着姓“唐”。这位父亲病得很重,糖尿病酮症,心脏也不好,人瘦弱得不行,脸色枯灰,仿佛随时都能倒下。据这位姓唐的爸爸说,自己病得时间已经很长了,今天感觉到厉害了,走着到女儿所在的中学,叫孩子陪着他到县医院来看看。我问道,孩子他妈没陪你来吗?唐爸爸没说话,小女孩说妈妈几年前出远门了,曾托人捎回信来,让好好地养护着家里的牡丹花,冬天开放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我笑着说:“冬天,牡丹哪里有开花的?!”说完,我立刻觉着自己孟浪了,超出了一名医生应该说的话,我为自己涉世的浅懊恼着。小女孩却笑着说:“每年秋天,我把院里的牡丹刨出来栽到花盆里,天冷的时候我就把它放在屋子里,今年的花苞都已经很大了,花这几天一定会开的。”我默然了,小女孩又说:“叔叔,你给我爸爸看好病,我要和爸爸一起等妈妈回来,牡丹花开了,我也给你一朵。”
以后的几天,我专心地给唐爸爸治疗着。唐爸爸的病为慢性病,出现的问题也是慢性病的并发症,要完全治愈不现实,但消除疾病带来的生命危险,在药物的帮助下正常地生活还是能做到的。每天放学,小女孩都欢快德来看她的爸爸,唐爸爸的身体渐渐地好了起来,脸色不再是灰暗色,胃口也好多了。但我的内心却开始踌躇起来,唐爸爸就要恢复出院,牡丹花就要开了,小女孩几年的愿望能够实现吗?终于,在唐爸爸出院那天,我忍不住,半开玩笑地说:“老唐,身体也恢复了,回家安心等老婆回来团聚吧。”唐爸爸苦笑了一下:“哪有回来的一天,早死了。”我隐隐约约地猜到这个结果,但真地说出来,我还是惊愕了一下。“那孩子说的……”,我吞吞吐吐着。“以前孩子还小的时候,哭着找妈妈,我编的谎话哄她。每年春天,我和她把盆里的牡丹移到院子里,秋天再让她和我一起挪到花盆里,牡丹是种娇贵的植物,挪来挪去的哪有开花时候。这几年孩子大了,也懂事了,孩子也知道她的妈妈不会回来了,我的身体不好,她开始哄我,都是她让我陪她挪牡丹。孩子在安慰我,也在安慰她自己罢了。可是今年真奇怪,竟然长出了好几个骨朵,我琢磨着现在应该开了。我也在担心,花真的开了,她的希望真的破灭了怎么办?”
中午的时候,小女孩来接她爸爸出院,手里真的捧着一枝半开的墨色牡丹!“这是给我的?”不知什么原因,我竟然害怕起来。“是的,叔叔,谢谢你给我爸爸治好了病。”我没有再回答,小心地接过这朵花,好像接着不知道有多大的希望或失望,跟这对父女挥手道别。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见到这对父女,也没有听到他们任何的消息。那位唐爸爸不知是否还健在,曾经的小女孩也已三十多岁了,早该结婚生子了吧。我也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这家“牡丹之乡”的医院。我工作着,忙碌着,进修学习、出国工作,在这二十年里,既阅尽了世事繁华,也读到了人间困苦。但不管生活多么失意,未来多么渺茫,我总给自己留那么一点希望,用这些或有或无的希望不断地鼓舞着、温暖着我和我周围的人。
我想,希望也应该成为人生的一个信条,在严寒的北方的冬天,也能让牡丹开出墨紫的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