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历史跫音。
世纪回眸,百年沧桑……
虔诚敬畏地眺望钨都西华山,聆听着远古山灵的呼唤。西华山——这位世纪沧桑的老者,用那深邃巷道的钻机轰鸣、用那斑驳墙体穿梭的风声,给朝觐的过客,讲述着他的故事……
2022年仲夏,西华山迎来了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志愿服务队。陈国栋主席、张世奇、王先桃老师等志愿者,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交流,了解到西华山潮起潮涌的革命历史,波澜壮阔的生产经营,品位枯竭的生存窘境。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张世奇老师的纪实文学《西华山钨矿百年风云》凝聚了矿山的历史、自然风貌和复杂的情感。作为西华山矿工的一员,读罢此文,我又被西华山柔情萦绕,虽无力评论这部作品,但读到其中的几个片段,有感而发。
一、激情高亢,对世界钨都的凝眸
拾起一把湮没在岁月长河的钥匙,安然打开记忆的大门,轻叩巍峨西华山之巅,“西华山”--这古老的传说,与烟雾缭绕的白云,灵动飘逸于山水涧。
黎明前的抗争: 西华山矿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一直未停止,让西华山成为一座具有红色基因和光荣历史的英雄矿山。其中,老大吴朝葵,老二吴朝仁,大家都叫他们“双巴崽”、1929年1月22日,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军部,经上犹营前迅速占领了西华山和大余县城。直到1949年8月22日西华山解放,矿山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矿工们翻身做了矿山的主人,彻底结束了自开山以来矿工们几十年的苦难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社会主义矿山建设。
共和国的“骄子”: 西华山钨矿是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工程,被誉为“中国钨业的开山鼻祖、中国钨业的发祥地”。苏联方面的总设计为苏联列宁格勒镍设计院,另有七个设计院参与了设计。1955年9月,我国国家经济委员会正式批准了新的设计书。1956年7月,西华山钨矿根据技术设计书自行进行了井巷工程施工,至1958年10月基本完工。已有一百多年开采历史西华山钨矿,创造了开采生探工程最长和生产产量最大两项钨矿开采之最。
二、真情演绎, 对璀璨西华的敬畏
是远山的呼唤,是民生的夙愿,是历史的脚步,还是时代的跫音……西华山,一座山,一个“镇”。一份情,一丝爱。再回首,这一刻,请回眸。
西华山的荣光 :风雷激荡,大干快上。1975年,毛泽东主席在圈阅中共中央( 1975)17号文件时,高度表扬西华山钨矿等单位生产上得快、有起色、完成计划好。1981年初,冶金工业部和有色金属工业管理总局在西钨举办了3期有色矿山领导干部培训班。西华山钨矿职工医院的护士黄铭芬舞跳得好,人长得也有灵气,当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欢会时曾与周总理跳过舞。西华山电影放映员邓成基同志,在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系统电影观摩汇演并荣获三等奖,受到国家副主席朱德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牡丹亭前的盛会:1981年11月10日至16日,国家科委、冶金工业部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在大余西华山钨矿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钨业科技大会。方毅副总理诗兴大发,挥毫写就一副对联:牡丹亭前钨业开盛会 西华山下矿产庆丰收。
世界的西华山 西华山钨矿不仅储量大、质量好,钨矿的形成和分布都很独特,西华山不仅是赣南的、江西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是一本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学词典和百科全书。
三、深情祝福:百年老矿枯木逢春
“西华山钨矿”是一记载入史册厚重的历史符号,西华山荣膺“世界钨都”的光环,是一座荣耀之山、英雄之山,伟岸之山。偶尔会想起,永远不会忘记.
商海沉浮 涅槃重生:光阴荏苒,岁月悠悠。百年钨都,再绽芳华。百余年的矿业生产活动留下了丰富的矿产地质遗迹、选矿系统遗址、机械厂遗址、矿业生产和生活遗址、矿业开发史籍以及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
2017年,西华山迎来了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分别被工信部、国土资源部评定为全国首批工业遗产、国家级矿山公园。抚今追昔,继往开来,漫漫征程,上下求索。拥有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工业遗产的西华山钨矿,沉睡还是唤醒?
《西华山关于工业遗产五里山建筑群保护性开发情况汇报》、《五里山文旅小镇规划设计方案—原西华山钨矿选矿厂旧址改造》,把工人村的改造纳入未来统一规划。情涌章江河,梦回西华山,让工业遗产华丽转身、流光溢彩,我们责无旁贷。
百年老矿 百年孤独 :不能忘记,西华山的辉煌,不能无视,西华山的未来。西华山寄托了太多的期望,它是一部矿业版的《百年孤独》。
这里的一山一水皆是诗,一草一木总关情。巷道、石径,砖瓦、窗棂,见证了西华山百年的历史变迁,这里不是废墟,是荣光熠熠后的沉默之金。
在西华山公园广场门口,“大余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的巨石招牌高高耸立,旁边的“游客服务中心”和不远处的“西华山博物馆”建筑工程已经完工。
枯木逢春 华丽转身:最美之物,永不凋零——绽放是新的表达方式。憧憬展望、期待祝福,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的旅游开发,已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着,与工业遗产联袂演出,同步共舞,完美对接,则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众志成城西华宏图在望,励精图治钨都伟业绵长。历经岁月的打磨、先哲的开凿、后辈的传承,“钨”这个字眼,承载着西华儿女的光荣与梦想,必将穿越时空、韵染苍穹、熠熠闪光。
(本文作者游胡钰,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江西西华山钨矿职工)
上一篇: 用新闻视觉考量诗人社会责任
下一篇:一部浓缩的“西华山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