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小说

《情乱永宁河》第四章

来源:作者:王孝荣时间:2016-06-08热度:0

第四章   面对两个少女

张婶一得到罗子敬从北京回来的消息就立刻赶上街来看罗家父子。张罗两家为何这般亲近是有一定緣故的。张婶娘家姓杨,婆家姓张。她叫杨春兰,比她大一岁半的姐姐叫杨春桃。两姐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用当地人的话说,“长得比花儿还俏丽“。姐姐嫁给罗宗林(罗子敬的伯),妹妹嫁给张长兴(张玉蓉的伯)。两对夫妻十分恩爱和美。不料没过几年杨春桃得了疾病不久就抛却亲爱的丈夫和年仅三岁的子敬儿离开了人世。他对爱妻朝思暮想思念成疾,几乎达到神智错乱的地步。每每看见杨春兰就心花开放,精神倍增。久而久之虽然他的病已全愈,可从此一见了杨春兰就思念杨春桃,一思念杨春桃就想见见杨春兰。儿子子敬从北京回家后他便常常思念儿的母亲,也就真希望那张婶前来看望他们。他带了几次口信给她却因她与玉蓉去了玉蓉外婆家三天后才返回,所以毕竟迟了几天才来看他们。张婶十分清楚,罗大哥见到自己因了对姐的思念而感到慰籍,并无他意。她也因了思念姐姐而想看看子敬外侄与他的父亲。当一得到消息连衣服都没更换便牵了玉蓉匆匆赶到横街子来看望他们了。

张婶牵着玉蓉一进门就亲切地呼唤起来:“子敬!子敬侄子!罗大哥!罗大哥!”

罗大伯与罗子敬一见张婶母女别说有多高兴了,父子俩微笑着热情地让座递茶。

“累了吧?快喝茶,歇歇脚。”罗大伯招呼之后接问道:“早带口信来了,咋等了两三天后才来呢?来了就好就好。”他对她们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

张婶急忙解释:“我与玉蓉都去她的外婆家玩了两三天,刚到家一得到口信连衣服都未换就赶来了。这不,浑身上下都有灰呢!”

张玉蓉啥话都没说,只看了看母亲也看了看姨父,就怯怯地把目光停留在子敬哥的身上。看看他现在竟究咋样了?从北平回来又带来了啥子呀?看去看来,他除了比前次见他时长得更高更英俊以外,并无其它啥更特别的了。她突然发现他也正在看自己便将又粗又长的大辫子甩至胸前垂头用手指抚弄起辫梢来了。

张婶异常关切地上下打量罗大哥一番,见他身体康健、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也就完全放心了:“看来你的身体顶不错的呀!……很好啊”她原本想说“我就放心了”,但忽然觉得这么说有些不妥便改为“很好啊”。她又补充道:“子敬侄子回来了,看把你高兴得的样子!——呃,子敬还会再去北平吗?龟儿小日本欺负我们中国,弄得那边兵荒马乱的,还去啥子哟!”

“是呀!”张玉蓉终于找到了话题:“那边到底咋样了?子敬哥,你把你亲眼见到的快说给我们听听!”

罗子敬十分高兴便微笑着将那“7.7泸沟桥事变”日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军队抗击、民众组织救亡联合会以及自己参与了抗日救亡活动的情况都一五一十地诉说给她们母女听了,只是对自己组织内的情况丝毫不提。

张婶听了不无耽心:“这么看来非常危险啊!我们中国会亡吗?”

张玉蓉听了气红了脸,眼睛圆睁着十分恼怒:“小日本竟敢这么猖狂!不是听说小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吗?它咋就胆敢侵犯我们这样的大国?”

她母亲没等女儿继续往下说就抢上了:“也许他们的枪弹大炮比我们的强吧!”

“能强到哪里去我倒是不知道,”张玉蓉依旧愤怒着:“我只是恨小日本横行霸道,胆大妄为!它肯定不得善终!我还恨我们自己的人,手上的家伙也不是吃素的,咋不打就撒退了呢!我看那些人没有胆量而且骨头也不硬!还有……”她欲言又止,顿了顿还是大着胆说了出来:“还有,就是那些大学生,只是说说唱唱,竟就不敢拿起枪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呢?要是换了我……”

“玉蓉!说话注意点啊!”她母亲说着拿眼睛瞪了她一眼直摆头并将视线往子敬侄子方向递,示意她说话别伤害了子敬哥哥。“看你说的啥子哟!你能懂些啥子嘛!”她又急忙转头望着罗家父子满面堆笑:“她那黄毛丫头,仓卒吐言,十不折一,懒得理她!”

“其实玉蓉说得还真对!”罗子敬竭力称赞和鼓励:“玉蓉,你别怕,大胆地说下去。”

“那好!”一向内向、沉稳、少言少语的张玉蓉觉着有些话不说会憋得苦非要说出来不可:“也不知咋的,我心里的话就想都说出来。那,别怪我得罪人了呀!那些热血青年为啥不直接扛枪上前线打鬼子呀!要是,要是换了我,我就上前线拿枪杀小日本了!”

她姨父由衷赞道:“别看玉蓉平素怯怯地不多言不多语,可真要说起话来还一套套的,也很有那股勇气。”

张婶不以为然:“你还夸她!是这样吗?你一个乡下的女娃子,你有那胆量吗?你有那能耐吗?”

她姨父也玩笑地说道:“你那拿插花针的手能拿得动枪吗?”他并非小看她的意思,只是想引她把自己的话说完,别受了自己母亲的话的压制。

“啥子插花儿针啊!”张玉蓉不服气,鼓足勇气坚决要把话说完:“我只做挑花儿,不做插花儿。人到了特别危急时就能做出平素看来不可能的事儿来。面对国家存亡,面对生命受到威胁,我就啥都敢!我就啥都能!别说拿枪就是扛大炮我也能!不信,明天我就上前线做给你们看!”

她说着长辫一甩把头一昂,一付勇敢坚定浩气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

母亲和姨父见了十分感动,相互对望着点头微笑了。

罗子敬也备感一种亲近之情与敬佩之意不竟油然而生。他又故意挑动她看她还能说些什么,于是问道:“那开枪射击与开炮轰击是需要技术的,你只会挑花儿,能行吗?”

张玉蓉眨动着眼睛一脸的不服气:“有啥能不能的!我看也没啥了不起的。你们会挑花儿不?眼下是不会哟!可是让我耐心地教、你们认真地学,说不定十天半月你们就会了,也可能还超过我哩!那——,开枪打炮也是同样的道理噢!本地有句俗话说得好:‘和尚都是人做的’,但凡人世间之事,哪样不是人做的?又有哪样是人学不会的!怕只怕你没那份心思和那份志气!依我说呀,要是有人肯教我,我不仅能学会打枪放炮,我也会学会军事,也许也会像蔡锷将军那样带兵指挥打仗哩!——哎呀!你们可别笑我呀!——呃,子敬哥,你的学问大,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呀?”

“当然对!你呀,玉蓉妹子,你这就叫‘巾帼不让须眉’!委实让人佩服!”

姨父也由衷地赞道:“丫头!你让姨父我对你刮目相看哩!”

“是呀!”她母亲附和道:“我也没注意哩!这一刻能冒出这么些道道来呀!你啥时候学的哟?”

“这还用问吗?”张玉蓉满不经意:“这还用问吗?我咋说也是个初中毕业生了。学历史不也要学到古代的民族英雄吗?我还没告诉你呀老母亲哩,自从小日本占领我们东三省又攻入华北华东这些日子以来,我每逢赶场(集)就一早先跑出来了,一到大洲驿我就先跑到那‘护国岩’下去瞻仰蔡锷将军挥毫题写的“護國巖”三个赫然壮伟的大字,我还反复琢磨他撰写的《护国岩铭》及序。我古文学得很差,我不能如我的历史老师那样咬文嚼字、摇头晃脑,可我经常去请教他,现在至少也能弄懂五六成。这些时日也听到不少有关我国抗战的局势,尤其子敬哥为我们讲述北平与上海的抗战形势,以及他在讲述时表现出的忧患思想与愤懑仇敌的激昂情绪,都令我备受教育与感动。就这样我便有了这套想法与说法呀!”说到这里,心里虚虚的,拿眼睛望望姨父与母亲,然后怯怯地定定地看着子敬哥。“我说这些还不知道对与不对呢!”

“你呀!”她母亲微笑着瞪了她一眼:“一下子‘慷慨激昂’!一下子‘胆战心惊’!我说哩,好一阵子我都觉得奇了怪了,你这丫头忽而向外疯跑忽而闷坐在家,我还以为姑娘大了思春你胡思乱想呢,别!别生气,就算为娘说走了嘴!呵——;原来你还有这等进步的思想与大志哩!真让我小看你了!”说罢心慰地格格格笑了起来。

“玉蓉妹呀!你比哥还强!”罗子敬由衷赞扬道:“你真是‘秀外惠中’。你好比那正欲展翅将鹏程万里的大鹏鸟!”

“哎呀!过奖了!我哪配这个比喻嘛!”一瞬间张玉蓉的脸被羞得飞红。

她姨父、母亲与子敬哥三人一都无不亲切、关爱与赞誉地笑看着她。她也顿觉心里有无尽的甜蜜遂微笑着垂下了头。

屋子里静默无声。还是罗宗林首先打破了沉默:“玉蓉呀!挑花儿是你的拿手好戏,今天不妨取来展示展示!你带了吗?”

“我说我会挑花儿,是说我能挑花儿,就是,哎,具体地说吧,我学会挑花儿了的意思。哪敢说‘很会’?更谈不上‘拿手好戏’了!呵——,我带了,这不,”说着就从自己挎在肩上的布袋里取出了两条挑花儿枕巾。她一一抖展开来置放于茶几上,原来一条挑着“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一条挑着“护国护家”四个大字。“见笑了!请诸位指教!”说着将左手向前一摊身子向后退让一步显出彬彬有礼十分谦逊的样子。

这又惹得三人哄然一笑。她母亲还特地嗔怪道:“你这丫头,今天咋尽装怪!”

罗子敬眼睛一亮不禁向玉蓉妹伸出了大姆指:“妙!绝妙!你的爱国思想跃然挑花儿枕巾上了!”随即他双手牵住枕巾两端平举到头顶在屋内走了个圆场向四周尽情展示了一遍。一刹那他仿佛回到了北方……在北平城内与郊外举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去!”“英勇杀敌抗日救国!”等标语牌游行。他左右张望,街两侧的踊动着的人群与那二楼三楼及至顶楼的市民一都应和着振臂高呼着口号。他回转头向队伍后面张望,那无数的民众手挽着手主动融入到游行队伍中来,以致游行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张婶笑对罗大哥说道:“看吧!还只说我丫头有些儿疯狂了!你儿子呢,也‘游行’起来了呀!”

“是噢,自从他回来后我每晚深夜上楼去看他,常常听见他在游行呼抗日救亡的口号,有时还一翻身坐了起来!”

经了好一会儿罗子敬才平静下来。他缓缓走到张玉蓉面前微笑着对她说:“你愿意加入我们‘永宁河爱国抗日救亡联合会’吗?”

“愿意。”张玉蓉毅然回答。

“那么,”罗子敬热忱地说道:“为我们联合会挑制一幅会旗吧。”

“愿意!愿意!”张玉蓉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那——,啥内容?多少字?多大的字?啥颜色?字咋样排列?多大的图幅?嗯,大致要这些数据哟!”

“自然。自然。”罗子敬不无尊敬地看了她一眼:“你真专业,太好了。至于内容嘛,这样:名称‘永宁河爱国抗日救亡联合会’,下面一句广告语:‘抗日救亡,匹夫有责‘,是否得当,我再思考。至于幅度与结构嘛,这样吧,”他说着从厨子里取了一张八开的白纸铺于茶几上便用直尺与铅笔画了起来。张玉蓉贴于他的右侧仔细地看着。

罗宗林和张婶对视一笑远远站着不惊扰他俩。

下午两时许。陶玉秀手里拿着一个联合会名册哼着欢快的山歌“太阳出来乐儿,喜洋洋啰朗啰……”一阵跑跳步跨进了罗家大门。猛然间看见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正坐在茶几旁挑花儿,不禁妒火中烧,一愣神心里不知是啥滋味,停止了哼唱,惘然若失地向里屋移步。

张玉蓉通过姨父、母亲和子敬哥的目光知晓有人进屋来了,她也转过脸一看,见一个少女身着黑底红花儿上衣与浅蓝色下装,一双青色绣花儿布鞋紧紧包住秀气的足。齐眉刘海,水淋淋的大眼睛,一条差不多与自己的一样长的粗长的大辫子,走起路来似水上的瓢。整个形象看上去能有多可爱就有多可爱。她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来迎了上去。

陶玉秀这时才看清爽了张玉蓉。只见她亭亭玉立。齐眉刘海,乌黑粗长的辫子,柳叶眉下一双机灵的大眼睛,小嘴唇两侧一对时隐时现的小酒窝十分迷人。一双足也顶秀气,一条铁血红的下装与那紧身的蓝底白花儿上衣配起来十分得体。她看了她几眼却还想看便一直盯住了她。

陶玉秀落落大方地问道:“小姑娘真漂亮!你是?”

“姓张。”张玉蓉也诚实地答道:“乡下姑娘。在石灶头河对面不是顶远的紫竹坪住。请到我们乡下来耍(玩)。”她仔细看看对方:“你是高我一班的玉秀姐吧?嘿!真的是!一丁点儿也没错!”

“你的名字……啊我咋就不大记得起来了呀!”陶玉秀微笑着努力辨认着。“可你咋就记得我呢?”

“我是比你低一个班的张玉蓉呀!”张玉蓉竭力帮助她回忆:“你人美嗓音好,唱起歌来真好听!我还特意请你教我唱过两次哩!记起来了吗?”

“好像……”陶玉秀经了她的导引渐渐恢复了记忆:“啊——,是有那么一回事。对!就两次。后来功课忙就没咋来往了。——哎呀!在不知不觉中你竟长得这么漂亮了!”

“我好土气,”张玉蓉不无羞怯:“哪有玉秀姐漂亮呀!”

陶玉秀诚挚地说道:“姐可比不上你呀!”随后玉秀用双手拉住玉蓉的双手愉悦地格格格笑了起来。张玉蓉也伴和着欢愉地笑了。

此刻罗子敬走了过来亲切地说道:“你们二位呀都不要‘伴老爷子过河——牵须(谦虚)’了,你们呀都一样漂亮!”末了添了句调皮话:“我都喜欢哩!”他怎么能够想到这句不经意说出的话在他以后的生活中竟然得到了验证。

两位少女对视了一下都傻笑着注视着他。

张婶与罗大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两人对视了一下便走上前来。张婶认真

地说道:“你们难得聚在一起,快上楼去,摆摆龙门阵,唱唱歌,好好高兴高兴!”

罗大伯也附和道:“是呀!我们大人也不打扰你们,快上楼去吧!”

三人齐声应道:“好哩!”随即玉秀牵了玉蓉走在前头,罗子敬断后,三人说说笑笑地上了楼。

罗大伯与张婶待她们三人上楼后才得以轻松愉快不拘不束地说说话。

张婶颇有感触地说道:“子敬侄子呀不仅人长得标致,才学出众,还思想进步,心地善良,真是难得的好人啊!谁家姑娘有幸嫁给他,谁家姑娘就获得了幸福啊!我家玉蓉呀,不知有没有这个福份哟!”

罗大伯也认真地说:“我家这小子也还说得过去。你家玉蓉纯情质朴又顶有志向。你看得出来吧?不仅我喜欢她,而我那小子更喜欢她。要是她与他好了就最好!你也方便常来看我了。不过,那玉秀也天真活泼,况且家住街上离我家近,与我家小子来往也多些,往后也不知道是个啥情形?我倒希望至少就像现在这样,你们都在我们身边啊!——呃,你与你姐长得一模一样,见了你犹如见了你姐,我就感到欣慰。你姐原本与我那是十分和谐的。可惜,可惜她太早离我而去了,我……”说着擤了擤鼻子,有话也说不下去了。

“你就别往下说了吧。”张婶表面上嗔怪实则宽慰他:“说起来你又会感伤。好了,以后不管咋一回事儿我和玉蓉都会抽时间常来看你与子敬侄子的。呵——!”

两人凝眸相视,泪光莹莹。

此刻楼上传来胡琴伴奏声与男女歌唱声。起初是那颇具乡土风情的《峨眉山歌》和《绣荷包儿》,接着传来那伤感的《何日君再来》,那充满情爱的《天涯歌女》,还有那柔情蜜意的《花好月圆》。琴韵悠扬歌声婉转,在横街子乃至古镇上空回旋激荡。

罗家小楼上的小型音乐会,洋溢着一片欢腾气氛,为古镇平添了活力与朝气。

    (待续)

第四章   面对两个少女

张婶一得到罗子敬从北京回来的消息就立刻赶上街来看罗家父子。张罗两家为何这般亲近是有一定緣故的。张婶娘家姓杨,婆家姓张。她叫杨春兰,比她大一岁半的姐姐叫杨春桃。两姐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用当地人的话说,“长得比花儿还俏丽“。姐姐嫁给罗宗林(罗子敬的伯),妹妹嫁给张长兴(张玉蓉的伯)。两对夫妻十分恩爱和美。不料没过几年杨春桃得了疾病不久就抛却亲爱的丈夫和年仅三岁的子敬儿离开了人世。他对爱妻朝思暮想思念成疾,几乎达到神智错乱的地步。每每看见杨春兰就心花开放,精神倍增。久而久之虽然他的病已全愈,可从此一见了杨春兰就思念杨春桃,一思念杨春桃就想见见杨春兰。儿子子敬从北京回家后他便常常思念儿的母亲,也就真希望那张婶前来看望他们。他带了几次口信给她却因她与玉蓉去了玉蓉外婆家三天后才返回,所以毕竟迟了几天才来看他们。张婶十分清楚,罗大哥见到自己因了对姐的思念而感到慰籍,并无他意。她也因了思念姐姐而想看看子敬外侄与他的父亲。当一得到消息连衣服都没更换便牵了玉蓉匆匆赶到横街子来看望他们了。

张婶牵着玉蓉一进门就亲切地呼唤起来:“子敬!子敬侄子!罗大哥!罗大哥!”

罗大伯与罗子敬一见张婶母女别说有多高兴了,父子俩微笑着热情地让座递茶。

“累了吧?快喝茶,歇歇脚。”罗大伯招呼之后接问道:“早带口信来了,咋等了两三天后才来呢?来了就好就好。”他对她们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

张婶急忙解释:“我与玉蓉都去她的外婆家玩了两三天,刚到家一得到口信连衣服都未换就赶来了。这不,浑身上下都有灰呢!”

张玉蓉啥话都没说,只看了看母亲也看了看姨父,就怯怯地把目光停留在子敬哥的身上。看看他现在竟究咋样了?从北平回来又带来了啥子呀?看去看来,他除了比前次见他时长得更高更英俊以外,并无其它啥更特别的了。她突然发现他也正在看自己便将又粗又长的大辫子甩至胸前垂头用手指抚弄起辫梢来了。

张婶异常关切地上下打量罗大哥一番,见他身体康健、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也就完全放心了:“看来你的身体顶不错的呀!……很好啊”她原本想说“我就放心了”,但忽然觉得这么说有些不妥便改为“很好啊”。她又补充道:“子敬侄子回来了,看把你高兴得的样子!——呃,子敬还会再去北平吗?龟儿小日本欺负我们中国,弄得那边兵荒马乱的,还去啥子哟!”

“是呀!”张玉蓉终于找到了话题:“那边到底咋样了?子敬哥,你把你亲眼见到的快说给我们听听!”

罗子敬十分高兴便微笑着将那“7.7泸沟桥事变”日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军队抗击、民众组织救亡联合会以及自己参与了抗日救亡活动的情况都一五一十地诉说给她们母女听了,只是对自己组织内的情况丝毫不提。

张婶听了不无耽心:“这么看来非常危险啊!我们中国会亡吗?”

张玉蓉听了气红了脸,眼睛圆睁着十分恼怒:“小日本竟敢这么猖狂!不是听说小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吗?它咋就胆敢侵犯我们这样的大国?”

她母亲没等女儿继续往下说就抢上了:“也许他们的枪弹大炮比我们的强吧!”

“能强到哪里去我倒是不知道,”张玉蓉依旧愤怒着:“我只是恨小日本横行霸道,胆大妄为!它肯定不得善终!我还恨我们自己的人,手上的家伙也不是吃素的,咋不打就撒退了呢!我看那些人没有胆量而且骨头也不硬!还有……”她欲言又止,顿了顿还是大着胆说了出来:“还有,就是那些大学生,只是说说唱唱,竟就不敢拿起枪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呢?要是换了我……”

“玉蓉!说话注意点啊!”她母亲说着拿眼睛瞪了她一眼直摆头并将视线往子敬侄子方向递,示意她说话别伤害了子敬哥哥。“看你说的啥子哟!你能懂些啥子嘛!”她又急忙转头望着罗家父子满面堆笑:“她那黄毛丫头,仓卒吐言,十不折一,懒得理她!”

“其实玉蓉说得还真对!”罗子敬竭力称赞和鼓励:“玉蓉,你别怕,大胆地说下去。”

“那好!”一向内向、沉稳、少言少语的张玉蓉觉着有些话不说会憋得苦非要说出来不可:“也不知咋的,我心里的话就想都说出来。那,别怪我得罪人了呀!那些热血青年为啥不直接扛枪上前线打鬼子呀!要是,要是换了我,我就上前线拿枪杀小日本了!”

她姨父由衷赞道:“别看玉蓉平素怯怯地不多言不多语,可真要说起话来还一套套的,也很有那股勇气。”

张婶不以为然:“你还夸她!是这样吗?你一个乡下的女娃子,你有那胆量吗?你有那能耐吗?”

她姨父也玩笑地说道:“你那拿插花针的手能拿得动枪吗?”他并非小看她的意思,只是想引她把自己的话说完,别受了自己母亲的话的压制。

“啥子插花儿针啊!”张玉蓉不服气,鼓足勇气坚决要把话说完:“我只做挑花儿,不做插花儿。人到了特别危急时就能做出平素看来不可能的事儿来。面对国家存亡,面对生命受到威胁,我就啥都敢!我就啥都能!别说拿枪就是扛大炮我也能!不信,明天我就上前线做给你们看!”

她说着长辫一甩把头一昂,一付勇敢坚定浩气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

母亲和姨父见了十分感动,相互对望着点头微笑了。

罗子敬也备感一种亲近之情与敬佩之意不竟油然而生。他又故意挑动她看她还能说些什么,于是问道:“那开枪射击与开炮轰击是需要技术的,你只会挑花儿,能行吗?”

张玉蓉眨动着眼睛一脸的不服气:“有啥能不能的!我看也没啥了不起的。你们会挑花儿不?眼下是不会哟!可是让我耐心地教、你们认真地学,说不定十天半月你们就会了,也可能还超过我哩!那——,开枪打炮也是同样的道理噢!本地有句俗话说得好:‘和尚都是人做的’,但凡人世间之事,哪样不是人做的?又有哪样是人学不会的!怕只怕你没那份心思和那份志气!依我说呀,要是有人肯教我,我不仅能学会打枪放炮,我也会学会军事,也许也会像蔡锷将军那样带兵指挥打仗哩!——哎呀!你们可别笑我呀!——呃,子敬哥,你的学问大,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呀?”

“当然对!你呀,玉蓉妹子,你这就叫‘巾帼不让须眉’!委实让人佩服!”

姨父也由衷地赞道:“丫头!你让姨父我对你刮目相看哩!”

“是呀!”她母亲附和道:“我也没注意哩!这一刻能冒出这么些道道来呀!你啥时候学的哟?”

“这还用问吗?”张玉蓉满不经意:“这还用问吗?我咋说也是个初中毕业生了。学历史不也要学到古代的民族英雄吗?我还没告诉你呀老母亲哩,自从小日本占领我们东三省又攻入华北华东这些日子以来,我每逢赶场(集)就一早先跑出来了,一到大洲驿我就先跑到那‘护国岩’下去瞻仰蔡锷将军挥毫题写的“護國巖”三个赫然壮伟的大字,我还反复琢磨他撰写的《护国岩铭》及序。我古文学得很差,我不能如我的历史老师那样咬文嚼字、摇头晃脑,可我经常去请教他,现在至少也能弄懂五六成。这些时日也听到不少有关我国抗战的局势,尤其子敬哥为我们讲述北平与上海的抗战形势,以及他在讲述时表现出的忧患思想与愤懑仇敌的激昂情绪,都令我备受教育与感动。就这样我便有了这套想法与说法呀!”说到这里,心里虚虚的,拿眼睛望望姨父与母亲,然后怯怯地定定地看着子敬哥。“我说这些还不知道对与不对呢!”

“你呀!”她母亲微笑着瞪了她一眼:“一下子‘慷慨激昂’!一下子‘胆战心惊’!我说哩,好一阵子我都觉得奇了怪了,你这丫头忽而向外疯跑忽而闷坐在家,我还以为姑娘大了思春你胡思乱想呢,别!别生气,就算为娘说走了嘴!呵——;原来你还有这等进步的思想与大志哩!真让我小看你了!”说罢心慰地格格格笑了起来。

“玉蓉妹呀!你比哥还强!”罗子敬由衷赞扬道:“你真是‘秀外惠中’。你好比那正欲展翅将鹏程万里的大鹏鸟!”

“哎呀!过奖了!我哪配这个比喻嘛!”一瞬间张玉蓉的脸被羞得飞红。

她姨父、母亲与子敬哥三人一都无不亲切、关爱与赞誉地笑看着她。她也顿觉心里有无尽的甜蜜遂微笑着垂下了头。

屋子里静默无声。还是罗宗林首先打破了沉默:“玉蓉呀!挑花儿是你的拿手好戏,今天不妨取来展示展示!你带了吗?”

“我说我会挑花儿,是说我能挑花儿,就是,哎,具体地说吧,我学会挑花儿了的意思。哪敢说‘很会’?更谈不上‘拿手好戏’了!呵——,我带了,这不,”说着就从自己挎在肩上的布袋里取出了两条挑花儿枕巾。她一一抖展开来置放于茶几上,原来一条挑着“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一条挑着“护国护家”四个大字。“见笑了!请诸位指教!”说着将左手向前一摊身子向后退让一步显出彬彬有礼十分谦逊的样子。

这又惹得三人哄然一笑。她母亲还特地嗔怪道:“你这丫头,今天咋尽装怪!”

罗子敬眼睛一亮不禁向玉蓉妹伸出了大姆指:“妙!绝妙!你的爱国思想跃然挑花儿枕巾上了!”随即他双手牵住枕巾两端平举到头顶在屋内走了个圆场向四周尽情展示了一遍。一刹那他仿佛回到了北方……在北平城内与郊外举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去!”“英勇杀敌抗日救国!”等标语牌游行。他左右张望,街两侧的踊动着的人群与那二楼三楼及至顶楼的市民一都应和着振臂高呼着口号。他回转头向队伍后面张望,那无数的民众手挽着手主动融入到游行队伍中来,以致游行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张婶笑对罗大哥说道:“看吧!还只说我丫头有些儿疯狂了!你儿子呢,也‘游行’起来了呀!”

“是噢,自从他回来后我每晚深夜上楼去看他,常常听见他在游行呼抗日救亡的口号,有时还一翻身坐了起来!”

经了好一会儿罗子敬才平静下来。他缓缓走到张玉蓉面前微笑着对她说:“你愿意加入我们‘永宁河爱国抗日救亡联合会’吗?”

“愿意。”张玉蓉毅然回答。

“那么,”罗子敬热忱地说道:“为我们联合会挑制一幅会旗吧。”

“愿意!愿意!”张玉蓉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那——,啥内容?多少字?多大的字?啥颜色?字咋样排列?多大的图幅?嗯,大致要这些数据哟!”

“自然。自然。”罗子敬不无尊敬地看了她一眼:“你真专业,太好了。至于内容嘛,这样:名称‘永宁河爱国抗日救亡联合会’,下面一句广告语:‘抗日救亡,匹夫有责‘,是否得当,我再思考。至于幅度与结构嘛,这样吧,”他说着从厨子里取了一张八开的白纸铺于茶几上便用直尺与铅笔画了起来。张玉蓉贴于他的右侧仔细地看着。

罗宗林和张婶对视一笑远远站着不惊扰他俩。

下午两时许。陶玉秀手里拿着一个联合会名册哼着欢快的山歌“太阳出来乐儿,喜洋洋啰朗啰……”一阵跑跳步跨进了罗家大门。猛然间看见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正坐在茶几旁挑花儿,不禁妒火中烧,一愣神心里不知是啥滋味,停止了哼唱,惘然若失地向里屋移步。

张玉蓉通过姨父、母亲和子敬哥的目光知晓有人进屋来了,她也转过脸一看,见一个少女身着黑底红花儿上衣与浅蓝色下装,一双青色绣花儿布鞋紧紧包住秀气的足。齐眉刘海,水淋淋的大眼睛,一条差不多与自己的一样长的粗长的大辫子,走起路来似水上的瓢。整个形象看上去能有多可爱就有多可爱。她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来迎了上去。

陶玉秀这时才看清爽了张玉蓉。只见她亭亭玉立。齐眉刘海,乌黑粗长的辫子,柳叶眉下一双机灵的大眼睛,小嘴唇两侧一对时隐时现的小酒窝十分迷人。一双足也顶秀气,一条铁血红的下装与那紧身的蓝底白花儿上衣配起来十分得体。她看了她几眼却还想看便一直盯住了她。

陶玉秀落落大方地问道:“小姑娘真漂亮!你是?”

“姓张。”张玉蓉也诚实地答道:“乡下姑娘。在石灶头河对面不是顶远的紫竹坪住。请到我们乡下来耍(玩)。”她仔细看看对方:“你是高我一班的玉秀姐吧?嘿!真的是!一丁点儿也没错!”

“你的名字……啊我咋就不大记得起来了呀!”陶玉秀微笑着努力辨认着。“可你咋就记得我呢?”

“我是比你低一个班的张玉蓉呀!”张玉蓉竭力帮助她回忆:“你人美嗓音好,唱起歌来真好听!我还特意请你教我唱过两次哩!记起来了吗?”

“好像……”陶玉秀经了她的导引渐渐恢复了记忆:“啊——,是有那么一回事。对!就两次。后来功课忙就没咋来往了。——哎呀!在不知不觉中你竟长得这么漂亮了!”

“我好土气,”张玉蓉不无羞怯:“哪有玉秀姐漂亮呀!”

陶玉秀诚挚地说道:“姐可比不上你呀!”随后玉秀用双手拉住玉蓉的双手愉悦地格格格笑了起来。张玉蓉也伴和着欢愉地笑了。

此刻罗子敬走了过来亲切地说道:“你们二位呀都不要‘伴老爷子过河——牵须(谦虚)’了,你们呀都一样漂亮!”末了添了句调皮话:“我都喜欢哩!”他怎么能够想到这句不经意说出的话在他以后的生活中竟然得到了验证。

两位少女对视了一下都傻笑着注视着他。

张婶与罗大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两人对视了一下便走上前来。张婶认真

地说道:“你们难得聚在一起,快上楼去,摆摆龙门阵,唱唱歌,好好高兴高兴!”

罗大伯也附和道:“是呀!我们大人也不打扰你们,快上楼去吧!”

三人齐声应道:“好哩!”随即玉秀牵了玉蓉走在前头,罗子敬断后,三人说说笑笑地上了楼。

罗大伯与张婶待她们三人上楼后才得以轻松愉快不拘不束地说说话。

张婶颇有感触地说道:“子敬侄子呀不仅人长得标致,才学出众,还思想进步,心地善良,真是难得的好人啊!谁家姑娘有幸嫁给他,谁家姑娘就获得了幸福啊!我家玉蓉呀,不知有没有这个福份哟!”

罗大伯也认真地说:“我家这小子也还说得过去。你家玉蓉纯情质朴又顶有志向。你看得出来吧?不仅我喜欢她,而我那小子更喜欢她。要是她与他好了就最好!你也方便常来看我了。不过,那玉秀也天真活泼,况且家住街上离我家近,与我家小子来往也多些,往后也不知道是个啥情形?我倒希望至少就像现在这样,你们都在我们身边啊!——呃,你与你姐长得一模一样,见了你犹如见了你姐,我就感到欣慰。你姐原本与我那是十分和谐的。可惜,可惜她太早离我而去了,我……”说着擤了擤鼻子,有话也说不下去了。

“你就别往下说了吧。”张婶表面上嗔怪实则宽慰他:“说起来你又会感伤。好了,以后不管咋一回事儿我和玉蓉都会抽时间常来看你与子敬侄子的。呵——!”

两人凝眸相视,泪光莹莹。

此刻楼上传来胡琴伴奏声与男女歌唱声。起初是那颇具乡土风情的《峨眉山歌》和《绣荷包儿》,接着传来那伤感的《何日君再来》,那充满情爱的《天涯歌女》,还有那柔情蜜意的《花好月圆》。琴韵悠扬歌声婉转,在横街子乃至古镇上空回旋激荡。

罗家小楼上的小型音乐会,洋溢着一片欢腾气氛,为古镇平添了活力与朝气。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昨夜歌声

下一篇:偷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