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津屋檐下
每当雨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上津老家的瓦屋。
瓦屋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屋顶上是用土烧制而成的泥瓦一列一列相互搭档盖在一起的,每家的房屋形成了一节有近一米宽的屋檐。这种房屋属于中国最古老的建筑风格了,从明清一直沿袭到现在没有改变过。老屋一家挨着一家,就如家人般亲密无间,这种屋脊相连也拉近了居户之间的距离。那时我们的父辈们端一碗饭可以从街头吃到街尾,这家吃点小菜、那家喝一杯小酒,亲如一家的世风民俗,让这里民风极其淳朴。每家屋檐下吊着一串串红彤彤的辣椒、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放着刚出锅热腾腾的红薯,整个小城如水墨画般美丽。
少年时我家道贫困,父母们整天劳作但收入微薄,所得并不能养活一家,所以雨天我们没有关于“伞”的概念。下雨时,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带个草帽,而对于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来说,用一块不到一平米的塑料薄膜顶在头顶来挡雨就是奢侈的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好在雨天光着头,迎着风雨享受老天的恩泽,好在老家的屋檐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温暖,让我们少了很多风吹雨淋。记得在雨天放学路上,有时我们会同一些小伙伴们顺着屋檐一直走到家里,再大的雨点也淋不着我们,甚至还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邻居们吃饭或是收获的时间。所以那是我们的衣服口袋最高兴的时刻:邻居们拼命把一些好吃的往我们的口袋放,有时口袋装不下了还让我们手里捧着一些,着实让我们饱餐一阵,我们也很高兴的谢谢长辈们。
其实我更怀念上津屋檐的另一个好处,在上津,无论你是漂泊的游子还是远来的旅人,都会得到热情接待。那时每家的屋檐下和城门洞内都会放一些小板凳供来人休息用,就是再大的风雨你站在屋檐下也会风雨不浸,温暖如屋内。有时好客的长辈们甚至会拉着外客到家里一起吃饭,从不收钱。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们正在吃饭时,外面有三个人好像在问着什么,和善的母亲站起来把三个外地人迎进屋内,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吃饭。三个外地人吃饱后千谢百感,一定要给2元钱以示谢意,母亲推辞好一阵子,始终没收外地人的钱,后来他们高兴的走了,我们几个却只吃了个半饱,还埋怨母亲为什么不收那2元钱。因为母亲在生产队劳作一天才可以记9分钱的工分,在那时,2元钱足可以让母亲劳作20多天。可母亲却淡然地说了一句,哪个人不出门,哪个人出门不会遇到困难哟。
其实老家的屋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六、七十年代是个物品极端缺乏的年代,我们的童年几乎没什么玩具,但凡有一些玩具都是长辈们或是我们自己做的。所以雨天时我们一些小伙伴喜欢站在屋檐下,看着雨水敲击着瓦屋,雨水顺着瓦缝流下来,如一幅水帘击打在古老的石子街上,在我们的眼里,雨滴犹如一排排竖起的琴弦,我们在屋檐下用手一掀一掀的,弹奏天然的“乐器”,快乐无比。
现在我们住着四四方方的水泥钢筋房,楼房街市千篇一律,古老的屋檐并不常见,让过路人得不到很好的避风躲雨。而我觉得现在的人更不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古话的真正含义,在相处时太过于露出锋芒,争锋相对,所以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像老辈们那样和善友好。想起曾看到过一些消息,说上海一步行街要打造让游客不淋湿和不晒太阳的活动,把街道用一种东西覆盖起来,使游客不管什么天气下都可以舒适的购物和游玩,这也是一种和谐之举吧。
我不能让家乡以我为荣,但我要以我有这么个古老又温暖故乡及瓦屋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