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质队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令我接触到好多钻机机长。这些机长们,有的精于技术、有的精于管理、有的偏于严厉、有的宽宏大量、有的诙谐有趣、有的木讷少言……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一个个都是地质队冲锋在前的干将!可以说,一个机长就是一部书,一个机长就是一个世界!
在这众多的机长之中,张炳德机长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这不仅因为他是我曾经的机长,更重要的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别具一格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炳德机长是和我一批参加工作的,只是在往钻机分配时并没分到一台钻机,我们也不曾谋面。我到钻机之后,上了一个月小班,就担任地质员。而炳德则是从钻工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副班长、班长、副机长、机长(后干到工区主任、卤水站站长)。1984年5月,炳德从外钻机副机长岗位,调到我所在的408钻机担任机长,那时,我依然是地质员,我们就开始打交道了。
炳德机长中等个子,偏瘦,微黑,但两个眼睛特别有神。特别是当他咧嘴一笑时,就让人觉得特别有亲和力。他说话语速偏快,干净利索,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从不拐弯抹角、拖汤挂水。我想,这与他长时间在野外工作有关系吧。
炳德机长第一次令我感动的是他到408钻机不久的一天晚上,我正在看书,突然停电。我正在犯愁时,突然院子了传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住就是炳德机长洪亮的声音:“兄弟,我知道你爱看书,怕你没有蜡烛,就给你送来了!”接到炳德机长递过来的蜡烛,我只觉得一股热流涌上心头——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我没有说一声感谢的话,因为这种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达的。我只是紧紧握着他的手,用握着的手传达我的谢意!炳德机长也没多停留,说了句“不耽误你看书了”,就告别走了。点上炳德机长送来的蜡烛,顿感心中一片亮堂,我又开始看书了。
别看炳德机长为人宽宏大量,但在生产管理方面,却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在劳动纪律方面,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他常说:“没有严格的纪律,钻机就会一塌糊涂!” 在劳动纪律方面,由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规定,每条都是寥寥数语,直切要点:比如交接班制度,就规定必须按时交接班,各岗都认真交接,如因交接不认真而丢失工具,那就由未认真清点工具的人赔偿;上班迟到,就按迟到时间给予罚款……由于炳德机长坚持用制度管人,钻机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劳动纪律更加严明,各班之间更加融洽,有力地推动了钻机生产的发展。
在生产管理方面,炳德机长有一套。在人员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方面,炳德机长同样是令人佩服。他一直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原则,他的口头禅就是“兄弟们,好好干吧,不会让老实人吃亏的!”对于那些违反纪律的职工,他说罚就罚,从不缓期;对于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职工,他也会立马给予奖励,也不让奖励迟到。一次,两个职工看家,眼看风雨要来。就立马归拢东西,捆扎牢固,还把需要避雨的物品覆盖严实。风雨说来就来,把那两个看家的职工淋得个水湿,但井场的东西却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当天,炳德机长就直接给予那两个职工奖励。
在炳德机长的带领下,他到408钻机的当年,一共打了5个钻孔,孔孔得奖,从而打响了408钻机这个品牌。
由于炳德机长的突出表现,1986年7月,408钻机被派到南阳油田打钻,这是四队(资环四院前身)、也是河南局最初走向社会的对外项目。当时,我们煤田队是没有搞过石油勘探的,队上几经权衡,决定把408钻机拉上去,这也和炳德机长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他能打硬仗是出了名的!
炳德机长和408钻机果然不负众望,第一个孔就以优质、高效的成绩顺利拿下,赢得了南阳油田相关部门的信任。立马就又安排了第二口井,并邀请再多上钻机。一年之内,四队在南阳油田施工的钻机就达到了5台,其规模达到了一个大工区。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四队成立了南阳工区,炳德机长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工区主任了。
自1986年7月至1990年5月,南阳工区打出了名气,创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四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里边,当然也有炳德机长——不——炳德主任的一份功劳!
1990年,南阳油田项目结束后,炳德又华丽转身,走马上任神鹰盐厂卤水站站长,开始了他新的征程。
上一篇:柳湖记
下一篇:没有了